哈经开区:一块荒地上崛起的现代新城

来源: 黑龙江日报

10月的哈尔滨,秋风瑟瑟,寒意渐浓。走进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哈经开区),项目工地上,工程车辆往来繁忙,工人们正在抢抓最后施工期;工厂车间内,机器轰鸣,生产线上源源不断流动着“哈经开区制造”……这些都是哈经开区随处可见的热火朝天场面,也是哈经开区成立30年来一个个生动的截面。

30年,弹指一挥间。30年来,哈经开区从一片荒地变身成为工厂林立、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新城。可口可乐、百威英博、益海嘉里等世界巨头云集于此,1.9万户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以扎实的成绩为哈尔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东安动力生产销售节节攀升

新城崛起,营业收入超千亿

“1-9月,我们哈尔滨基地共销售整机50.95万台,同比增长32.37%;实现营业收入49.19亿元,同比增长31.91%;实现产值47.27亿元,同比增长30.64%,企业的生产、销售可谓一路飘红。目前企业稳居国内独立汽油发动机企业市占率第一、商用车汽油机市占率第一、国内新能源汽车增程动力领域市占率第一。”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笠宝自豪地说。

作为和哈经开区共同成长起来的企业,东安动力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回想起企业多年来的发展,陈笠宝表示,近年来哈经开区高度重视区内汽车产业链的长远发展,按照强龙头、大配套、壮集群的思路,积极出台援企、惠企产业链补贴政策,全力支持像东安动力这样的企业领先发展。

东安动力的快速发展只是哈经开区成立30周年中企业发展的缩影。1991年6月,省委、省政府批准辟建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给予了体制、政策、法律、要素等多方位保障。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决策,举全市之力支持哈经开区起步发展。

30年过去了,今天的哈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从“八五”末期的14亿元增长到“十三五”末期的841亿元,增长了60倍;工业总产值从“八五”末期的42亿元增长到“十三五”末期的1276亿元,增长了30倍,综合实力极大跃升。不仅如此,如今的哈经开区已形成了哈飞、东安、东轻等央企,百威英博、益海嘉里等外企,鑫华航空、东安实业等民企协同发展的三维格局,工业门类覆盖全省85%以上,国内主板上市企业占全省的半壁江山,外资吸引和利用位列全国开发区前列。

“今天的哈经开区,以60平方公里的辐射带动面积,创造了2000亿元的营业收入,千亿元的工业总产值,经过多年产城融合发展,原来的一片荒地如今工厂林立,一座现代新城拔地而起。”哈尔滨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兴阁说。

哈尔滨风电基地

项目为王,擦亮工业底色

“没有产业项目的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就是无源之水,高质量发展就成了空中楼阁。”刘兴阁说,工业是根基,项目是命脉,产业项目就是安身立命之本,正是几十年如一日深耕不辍下的产业积累和项目迭代,才让哈经开区在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的叠加之下,依然保持强劲韧性。

近日,东北地区首个大型风电产业装备基地——哈尔滨风力发电机组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在哈经开区投入使用。作为全国首个单机容量5兆瓦级的风电机组制造基地,它的引入对该区填补新能源产业空白,吸引上下游企业,打造完整新能源产业链条意义重大。

“我们这里有风能资源,现在又引进了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下一步将在区内和区外培育、引进包括叶片等一系列产业相关的零部件配套企业,不断完善延伸新能源产业链条,真正实现新能源产业链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哈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贾玉国信誓旦旦地说。

近年来,哈经开区稳步构建“四梁八柱”现代产业体系,共推进113个省市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33.52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航空工业哈飞成为全市首个单体超百亿级的制造业企业,九三集团更是问鼎国家工业大奖。与此同时,全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夯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0%。

近日,哈经开区还将有中移动数据中心三期、东盛金属研发中心和总部基地、深圳绿能寒地清洁能源产业园等9个项目签约,有一汽集团格拉默高端座椅、华兴智能绿色轻量化玻璃瓶生产基地等16个项目竣工投产……

哈经开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营商破题,强健“经济”体格

如果营商环境不能率先突围、先行先试,那么在地缘位置和自然环境均不占优势的现实下,经开区的政策优势终会消失殆尽。“哈经开区管委会主任于振说,实践证明他们在营商环境上的每一次先行先试、自我加压不仅换来了口口相传的声誉,也换来了真金白银和喜人数据。

“扎根哈经开区十余年,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营商环境的变化,从政策制定到为企服务,总是不断迭代升级。回首去年,面对突发的疫情,哈经开区全程跟踪服务企业,协助解决了企业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的供应不足等难题,实现了复工复产零延误。”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华说,特别是哈经开区在全省率先推行的产业链长制,它的实施又进一步提高了产业集聚水平。

据吴志华介绍,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由成立时投入资金2亿元,到现在的投入资金16亿元。今年前9月,公司总加工量43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营业收入26亿元,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哈经开区充分发挥驻区龙头企业作用,推行“小核心、大协作、壮集群”发展模式,实施“早餐会”“基层日”“链长制”等为企服务措施,“按图索骥”为企业牵线搭桥,目前全市300余户配套企业实现了与驻区龙头企业的配套协作,外协产品由5年前的2千余种提高到目前的万余种,核心配套企业均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全区综合配套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哈经开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抢抓深哈合作机遇,坚持不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开展了“三级督办”“综合窗口”“办不成事窗口”“秒批制”等一批政务服务事项改革,实施了“黄金十条”“产业链创新发展”“工业地产分割销售”“承诺即开工”等一批惠企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都为区内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丽平

标签: 开区 一块 荒地 地上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