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4万元保持全国领先

来源: 北京日报

1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北京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达到40269.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8.4万元,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保持领先。

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1年,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领域稳中有进。

值得关注的是,全年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16251.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5G、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建设,新基建项目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线上消费表现活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6.3%,提高4.1个百分点。

高端产业引领新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0866.9亿元和9961.6亿元,按现价计算,分别增长14.2%和1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在两成左右。

科技创新为北京构筑发展新优势。统计公报显示,年末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0.5万件,比上年增长20.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85件,增加29件。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8.3万亿元,增长14.9%,其中技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1.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过去一年,北京民生保障坚实有力,社会保障发力显效。

统计公报显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的支出比重分别为15.9%、14.6%和8.8%。全年供应的建设用地中,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占住宅用地的比重为42.8%。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725.1万人、1486万人、1358万人、1305.9万人和1082.7万人,均比上年末有所增长。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继续提高。

经济发展惠及民生,居民“钱袋子”逐渐鼓起来。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002元,比上年增长8%。居民消费逐步恢复,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3640元,比上年增长12.2%,八大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

物价水平保持稳定。据统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9万人,各季度调查失业率均控制在调控目标5%以内。

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244.17万人

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公共服务不断改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城市环境更加宜居……过去一年,北京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呈现出诸多亮点。

天更蓝,水更清。统计公报显示,全市PM2.5年均浓度值为3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2%;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分别为26微克/立方米和3微克/立方米,分别下降10.3%和25%。全年污水处理率为95.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城市绿化覆盖率49.3%,提高0.3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62平方米,增加0.03平方米。

公共服务方面,年末医疗机构共有床位13万张,增加0.3万张,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增长25.9%。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全市日最大单样本核酸检测能力达156.3万份,共有负压病房1420间,负压救护车197辆。截至年末,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677.91万剂、2244.17万人,全程接种2167.76万人,加强免疫接种1276.6万人。

来源标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4万元保持全国领先

标签: 生产总值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