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超1400吨:上海猛增数倍的医疗废物是如何消失的?

来源: 解放日报

每天超1400吨涉疫垃圾如何消失的

上海疫情期间医废日处置量猛增3倍多,全市医废应收尽收、应转尽转、日产日清

记者 戚颖璞

最近,10辆医废收运车同时从重庆出发,历经60个小时奔波辗转,终于抵达位于上海嘉定的车辆改装厂。

“这批收运车会在适配箱体安装等‘变装’后正式投用,每天可为涉疫医废收运增加30批次,给定点收治医院提供2万张床位的医废收运服务。”上海城投旗下上海环境固处公司负责人说。

这场跨越1700公里的车辆转场接力,正在为上海医废收运处置注入强大动能。记者从上海城投获悉,从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医废产生量节节攀升,处置量也从最初每天300吨增至每天超过1400吨,对应的垃圾焚烧线正全力运转,迄今为止运行平稳。

猛增数倍的医疗废物是如何安全消失的?

全力扩充收运队伍

处置医废是防疫链条上的最后一环,涉及面很广,覆盖收、运、处置三方面。上海城投承担了上海垃圾收运处置的主要任务,仅旗下上海环境一家就承担了全市6700余家医疗机构,39个定点医院、185个方舱医院,共计37.93万张床位的涉疫垃圾处置,此外还包括76个集中隔离点、10个港口集中居住点以及虹桥、浦东机场国际航班和上海港国际航行船舶的产出。

从3月开始,阳性病例数量迅速上升,根据涉疫垃圾收运变化、医废应急处置能力,上海城投不断提高应急响应能级,保障全市医废应收尽收、应转尽转、日产日清。

如果说产废点和垃圾焚烧厂是这张医废处置大网的节点,那么收运就是连接各个节点的线,可以覆盖整座城市,能否安全及时运输十分关键,“人”的角色不可或缺。上海环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3月11日,下属固废处置公司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已全部返岗就位,全厂进入闭环管理状态。为保证一线队伍的正常运转,还成立了医废应急服务专班。

不少员工主动申请加入收运团队。医废分公司客服方成中看到紧急招募通知,有过医废车驾驶经验的他主动提出夜间参加收运涉疫垃圾。从嘉定基地到老港基地,一来一回250公里,他18时出发,次日凌晨返回公司,休息4个小时后,继续投入本职工作。

即便如此,由于涉疫垃圾产量增速快,一线团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仅4月14日至4月20日这一周,共出动近300辆医废收运车辆,每日行驶里程近6万公里。

“截至目前,我们的‘特种车队’已经坚守岗位近50天,他们平均年龄超过45岁,是整个收运体系的中坚力量。”固处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包海宾说,公司176名收运人员白天收运常规医废和隔离点垃圾,晚上去收涉疫垃圾,每天工作量从两趟增加到三趟,常常凌晨出发、深夜回厂。因为要着防护服上岗,每个人都穿了“尿不湿”,工作时尽量不进食,减少穿脱次数。

方舱垃圾动态清零

随着全市大大小小的方舱医院陆续启用,许多人开始关心,从方舱产出的涉疫垃圾能不能安全转移,会不会影响到周边居民?记者从上海城投获悉,针对方舱医院和隔离点,目前已经成立医废应急服务对接专班,确保产废点和收运队之间的信息通畅。

在方舱医院启用之前,医废收运流程就已经确定。得知金山区某市级方舱医院马上启动,专班队员直接驻扎在这座方舱医院的管理指挥部,为现场运营团队提供24小时“管家式”服务。方舱医院的垃圾放在哪里、怎么装袋、如何消杀,都很有讲究,队员就协助运营团队去完善涉疫垃圾的贮存、清运规范,根据实际布局,科学划定贮存场所。

涉疫垃圾存在安全隐患,每一道程序都马虎不得。专班还要帮助方舱医院建立“物业、医院、收运”三方沟通机制,掌握产废情况,形成“定时、定点、定人、定车、定路线”的“五定”工作标准。

截至目前,这支以“90后”为主力的专班,已经和100多个方舱和隔离点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打通收运“第一道”关口。成员每天驾车日行上千公里,根据各点位每日涉疫垃圾库存率,首创了“红黄绿”三级库存预警响应机制。

在方舱医院运行期间,收运团队还需要处理大量突发事件。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是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4月10日,上海城投环境启动“四叶草”方舱的涉疫垃圾清运,筹备成立清运突击队。4月13日突降大雨,现场不具备室外作业条件,突击队改变之前的收运方式,直接把车辆、设备前移到场馆通道口,与前端密切配合。

4月20日,国展中心方舱医院7、8号馆大量病人出院,这两个场馆内采用“一体被”,被套无法拆卸,只能整体废弃,导致当日医废收运量剧增,突击队根据提前做好的应急预案,及时增配运输车辆和作业人员,确保当天出舱垃圾日产日清。从4月10日以来,共计清运国展中心方舱医院涉疫垃圾近1000吨。

超极限状态平稳运行

上海城投拥有11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和全市唯一的专业医废收运处置系统,全部处置能力占全市的85%。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医废处置在超极限状态下平稳运行。

自从本轮疫情发生后,上海医废总量急剧上升,超过处置能力极限的3倍。相关处置团队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收运能力。比如,启用大型自卸车辆和装载机来装运隔离点与方舱的涉疫垃圾,开启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协同处置医废模式,先后调配收运车600余辆、配套工程装载机械30余台,收运员620名,总收运能力从每天370吨快速提升到每天1500吨,达到平时4倍以上。据悉,上海医废应急响应模式已受到国家生态环境部充分认可。

除了医疗废弃物,封管区产生的专项生活垃圾在疫情期间也迅速上升。城投环境徐浦、虎林基地启动了专项生活垃圾转运,服务徐汇、闵行、黄浦、静安、虹口、长宁、宝山、杨浦等行政区,落实专人、专箱、专车、专船、专泊位和定点、定时、定航线措施。老港、江桥、松江、金山、奉贤、崇明等垃圾焚烧厂承担专项生活垃圾应急处置任务。其中专项垃圾焚烧处置6.3万吨,日均1375吨;专项生活垃圾转运总量达2.6万吨,日均634吨,全部日产日清。

记者了解到,针对居民反映的生活垃圾前端收集、运输力量严重短缺、积压严重问题,上海城投也和各区绿容局进行协商,确定前端点位,把集装箱空箱提前布置好,由各街道负责管理,生活垃圾直接进箱,箱满后由集卡运到徐浦基地进行转运、处置,目前已在前端布点20个,投入集装箱20个。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