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公园是如何认定的?这五个标准了解一下

来源: 光明网

光明网讯(记者 张佳兴)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我国宣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10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国家公园标准”专题新闻发布会,就国家公园的准入条件和认定标准进行解读。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介绍,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2017年9月、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和《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当前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和构建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大改革任务,其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国家公园设立标准,明确国家公园准入条件,同时将“制定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实行全过程统一管理”作为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

图为三江源国家公园

为做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标准化工作,2019年开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牵头启动了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于近期陆续发布实施。

“这些标准是在总结国内外经验和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基础上,我国国家公园建设领域探索实践形成的重要结晶和成果,是保障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技术文件” 郝育军简要介绍了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主要情况。

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

第一个标准是《国家公园设立规范》,首次发布于2020年12月22日,2021年10月11日修订发布,即时实施。标准规定了国家公园准入条件、认定指标、调查评价、命名规则和设立方案编制等要求,适用于国家公园设立的评价和管理。国家公园准入条件包括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和管理可行性3个方面,这是国家公园的准入门槛,也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

第二个标准是《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范》,2020年12月22日发布,2021年7月1日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的定位、原则、程序、目标、内容、生态影响评价和效益分析、文件组成等要求,明确了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和分区方法,提出了保护体系、服务体系、社区发展、土地利用协调、管理体系等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为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查、管理和实施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个标准是《国家公园监测规范》,2020年12月22日发布,2021年7月1日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国家公园监测的体系构建、内容指标、分析评价等要求,明确了监测程序和方法。依据此标准,可指导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资源的保护、修复、利用与管理活动及成效的监测和评价,对于规范我国国家公园监测工作,提升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个标准是《国家公园考核评价规范》,2020年12月22日发布,2021年7月1日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国家公园年度考核和阶段评价的周期、内容、指标等要求,明确了年度考核和阶段评价的程序和方法。依据此标准,可指导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工作、公共服务及保护管理成效的考核评价,对于规范我国国家公园考核评价工作,提升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个标准是《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规范》,2020年12月22日发布,发布后立即实施,该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要由政府主导,依据现有数据资料,遵循依法依规、科学规范和公开透明的原则,组织利益相关者共同对已经划定的自然保护地边界进行实地勘察、测绘,签订勘界议定书,标定精确的管理边界线。通过勘界和现地的界线标定,确保自然保护地的外部边界和内部分区边界均清楚,相当于明确了管理部门、社区居民及访客的管理边界与行为边界。

[ 责编:蔡琳]

标签: 首批 国家 公园 如何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