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双链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来源: 光明网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这一论述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根本性阐述,从产业经济角度揭示了产业链发展演变的逻辑机理,为国家和区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市场理论和实践指导。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产业链属于中国化产物,在西方经济学中并无明确阐述,其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至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以及马歇尔关于企业间协作的理论。产业链属于中宏观概念,存在结构和价值二维属性,其更多展现的是产业上下游之间相互价值的交换、产品或服务的输送、信息的反馈,表现出产业环环相扣的关联关系。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可通俗理解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操作执行层面的借鉴价值在于应充分把握产业革命的发展态势和趋势,在产业链条的“疼痛点”和“机遇点”上发力,以知识和技术为“弹药”集中火力“轰炸”阻碍产业升级的“碉堡”,旨在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增加产业节点上的知识价值和产业生产效率,提升产业链上的特定节点的价值分隔占比。

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

创新链描述的是从创意萌生到产品或服务问世的链式全过程,本质是知识要素和商业要素的有机结合,一般历经“把钱变为知识”“把知识变成钱”两个阶段。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可通俗理解为“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对操作执行层面的借鉴价值在于应抓住区位创新方面的优势资源,包括人才、研发能力、平台环境等,从创新链上的优势点位突破和切入,在这些节点、环节上集中投入土地、政策、经费、市场等产业资源,集聚产业资源和特色优势,大力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构建服务体系,加快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以知识和技术为价值输送和竞争赋能的载体,推动技术成果向产品、产品向商品、商品向市场、市场向产业、产业向园区链条式发展,实现地方原有产业链的升级、壮大,培育和延伸处于价值链上游的新的产业链条,在此基础上催生新的经济和产业形态。

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

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节点,都有能力衍生或倒逼出一条完整的创新链。因此,创新链的本质是以提供知识服务为主体的特殊产业链条,对其他产业链普遍适用且具有赋能作用,是实现产业节点、环节从价值低端攀升至高端的必经之路,是增加产业节点产业利润回报的主要方法,也是推动一个区域产业经济保持高质量增长(包括产业链上的价值分隔占比提高)的秘诀所在。譬如,温州的服装产业,产业结构由20年前的加工制造为中心发展到今天的以“品牌运营”为中心,实现由价值链中游向上游的攀升,始终占据价值链上的高附加值区段。服装品牌“森马”仅专注于品牌,不做服装生产,也是佐证前述理论的最典型代表。

产业链条上各节点、环节的利润分配是动态变化的,价值分割随着市场和技术变化在上、中、下游之间转换,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也会随着市场发展趋势和技术革命演变而在产业链条上不断移动和切换。为此,政府、企业和投资机构在实践中,应抓住产业链的变化规律,从产业经济角度入手,加强产业链分析研究,找准产业链上的“痛点”,力争让产业节点能够始终处于价值链的高端,提高产品、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盈利及产业转型升级。

双链融合的本质在于两条甚至多条产业链间的螺旋式交叉、融合,是一条产业链依托另一条产业链的知识技术优势进行创新赋能的过程,这便又回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最根本的价值创造规律。

例如,新材料产业也可以与任何其他产业交叉,人工智能产业能够为煤炭产业的上、中、下游全链条进行交叉赋能,其实质在于“人工智能知识和服务产品”之间的融合,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知识向生产力、向价值链转化的过程,是知识内在价值的实现过程,既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融合,也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

结语

产业链与创新链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两链横向相互融合,不同知识领域的纵向又相互交叉,随着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创新的技术链条随着商品化的实现可转换成产业链,产业链条上限制产业发展的“梗阻点”,随着创新资源的集聚和集中技术攻关又演变成了创新链。

对市场主体、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来说,走不出产业链的低端困境、抓不住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机遇和规律,是难以实现“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实质在于通过创新链的赋能,以实现产业链在价值链上的区位、竞争、回报优势的提升。通过产业链分析,找到“痛点”和产业链上未来的高价值节点,依靠技术和创新给产业赋能;着眼未来趋势,依托创新资源,在高价值分隔的产业节点上发力,投放产业资源,崔生新的产业链和经济业态,为经济质量发展和新格局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李岗(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标签: 创新 产业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