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举办——北京冬奥组委相关人士解读《防疫手册》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题: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举办——北京冬奥组委相关人士解读《防疫手册》

新华社记者高萌、季嘉东、林德韧

2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政策及相关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对近日发布的第二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以下简称《防疫手册》)以及有关冬奥会防疫的相关措施进行解读,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赛事为核心,以运动员为中心

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表示,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防疫安全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共同发布的《防疫手册》,旨在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正常运行。《防疫手册》的内容符合办赛需要,体现了“以赛事为核心,以运动员为中心”,符合中国疫情防控原则要求。

韩子荣介绍,《防疫手册》提出了疫苗接种、闭环管理等六条基本原则。

韩子荣表示,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实施“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了国内公众健康安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必须坚决执行中国政府的防疫原则要求,守住社会疫情防控安全底线。

“冬奥赛时将有大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涉奥人员来华,人流聚集增加,出现一定数量的阳性病例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希望各利益相关方都能严格执行《防疫手册》的规定,共同应对新冠疫情挑战,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确保参赛各方安全,确保主办城市安全,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顺利举办。”韩子荣说。

出现阳性病例怎么办?

涉奥人员如何进行闭环管理,是否会对城市层面造成影响?出现阳性或感染事件怎么办?本届冬奥会跨越三个赛区,医疗保障如何进行?对于人们关注的防疫相关问题,北京冬奥组委相关人士在发布会上一一进行了现场解答。

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介绍,严格闭环管理,守住疫情防控底线,避免出现“环而不闭”“闭而不环”。所有入境来华人员从入境到离境,整个过程都是实行全流程、全封闭、点对点的闭环管理政策。我们为涉奥人员提供了冬奥专车的交通服务,通过闭环的交通,可以往返于驻地、场馆以及工作场所。所有人员绝对不可以跨出闭环到闭环外,更不能接触城市层面。以北京首都机场为例,为冬奥开辟了停机位、人员专门区域、专门通道和流线,形成完整闭环,与其他区域完全分隔,普通旅客不会跟境内外人员发生相关交叉。

黄春介绍,对于出现阳性案例的情况,将会准备应急预案,及时分类处理。本届冬奥会在全球疫情情况下举办,有感染者或局部小规模聚集性疫情都有可能发生。如有无症状感染者出现,将送至专门的隔离设施,在满足解除隔离标准后可有条件地参赛或工作。对于有症状的感染者,将送至定点医院,符合出院标准或者解除隔离标准后,可离开医院和隔离设施。由此产生的密切接触者,需要按照政策单独居住,在满足相关政策后,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比赛或者工作。除此之外,北京冬奥组委强烈建议所有的运动员和利益相关方人员来华前接种加强针。

赛事医疗救治保障如何做?防疫工作下一步重点是什么?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共设置了88个医疗站,提供现场医疗救治以及伤病员分流转运工作。调整优化定点医院收治任务,18家定点医院实施精准分类收治,避免不同风险伤病员流线交叉。比赛开始之后,还将从定点医院抽调1188名医务人员、840名院内专家,提供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此外,根据场馆情况和医院特点,制定了“一场一策”和“一院一策”医疗保障方案。针对每个场馆比赛运动损伤特点,专门配置了包括骨科、口腔科等学科的医务人员。以冰球场馆为例,结合运动特点增配了CT、牙椅等设备。加强冬奥村综合诊所建设,建成了1500平方米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和1658平方米延庆冬奥村综合诊所,覆盖了急诊、理疗康复、影像、中医、牙科等18个学科,满足了比赛开始后,每天16个小时基本门诊和24小时紧急救治需求。

韩子荣介绍,冬奥会开幕在即,为做好冬奥会疫情防控工作,确保赛事安全、人员安全,下一步,北京冬奥组委将继续加强宣传培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闭环内外工作融合。

“对新冠联络官和涉奥来华人员及举办城市涉奥人员进行手册解读和培训,使所有人员熟练掌握防疫规则,自觉严格遵照执行。建立中外医疗防疫专家会商机制,完善新冠联络官沟通协调机制,强化闭环内外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依托京冀城市疫情防控体系,闭环内外工作融合形成合力,构建指挥运行一体化工作格局,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举办。”韩子荣说。

标签: 冬奥村 冬奥会 防疫手册 残奥会 闭环管理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