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1.2亿年前哺乳动物化石揭示中耳演...

28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早期哺乳动物中耳演化的研究成果。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通...

成果:70倍太阳质量黑洞发现 远超理论...

28日,《自然》在线发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成果: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

大约4万年前是谁最早登上了青藏高原 探...

由于海拔高,青藏高原缺氧、低温、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可达性差,对人类的生存形成极大挑战。但几十年来,围绕青藏高原的科学探索...

生态驱动假说正在刷新认知 寒武纪大爆...

生命究竟怎样起源的?原始的脊椎动物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人类一直在探索。近日,13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聚首云南澄江,共同纪念澄江生物...

我们从哪里来?在南极放个气球 “看清”...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要回答这些终极之问,仅仅立足于地球是不行的,我们还需要站得更高。用中国科学院...

风云五号第三代卫星体系 将提供更精准...

当前,我们正对风云五号卫星的设计、布局进行论证工作,构建晨昏、上午和下午三星组网的第三代极轨气象卫星观测体系,实现主动和被...

厉害了!嫦娥四号团队获英国皇家航空学...

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将2019年度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颁发给了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这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发奖项。中

人类大脑如何将外部信息转化为记忆?

人类大脑如何将外部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记忆?作为人类大脑计划的一部分,来自德国、瑞典和瑞士的科研小组研究了大脑纹状体中的神经元回...

报告:蓝鲸心脏已达生理学极限

蓝鲸是目前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大的动物,它们在广阔的海洋中游弋,优雅而神秘。科学家们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蓝鲸,以更好地保护这个珍稀...

河北丰宁发现1.2亿年前美颌龙类新物种

河北丰宁发现1.2亿年前美颌龙类新物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等中外科学家26日在北京宣称,他们在河北丰宁地区发现了一个美颌龙类新物种,对理解恐龙的演化有重...

研究:我国天文学家发现由重子物质主导...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近邻宇宙有一类特殊的矮星系,在其几万光年的半径内,主要由重子物质构成,暗物质只...

人造肉国内正式上市一斤56元 人造肉是什么?

人造肉国内正式上市一斤56元 你吃吗近日,人造肉正式在国内电商零售平台上开售,此次普通消费者可以直接买到,之前在国内人造肉大...

辟谣!螃蟹和西红柿同食如吃砒霜?这些...

11月,这些进口谣言你中招了吗大闸蟹和西红柿同食等于吃砒霜?妈妈们给宝宝精挑细选的婴儿奶粉,检测机构宣布含有矿物油,还能否放心...

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加快迈向建设阶段 ...

记者25日从国家遥感中心获悉,SKA上海大会暨第六届SKA工程大会在上海开幕。大会由科技部和SKA组织主办,国家遥感中心(SKA中国办公室)与中国

“网红”流星雨后又迎日环食 我国能...

天象早知道2019岁末的天象可谓是好戏连台。12月中旬双子座流星雨将迎来极大,虽然受到月光干扰,但它依然是全年最适合观赏的流星雨...

远方的朋友? 这颗小行星是否会对地球...

天闻频道近日,有报道称,一颗直径约128米的小行星有2 6%的概率在2022年5月6日撞向地球。不速之客3年之后造访的消息很快登上了微博热搜。不

气候变化改变喜马拉雅地区树木生长速率

喜马拉雅地区独特的环境,为研究气候变化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对高海拔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场地。最近,中科院西双版...

研究:首个拥有三个超大质量黑洞的星系...

德国天文学家发表最新研究称,他们首次在名为NGC6240的星系中央发现了3个超大质量黑洞。该星系距地球约3亿光年,这些黑洞彼此相邻。研究人

冬眠技术有助于破解深空探测难题

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领航员空间站中的宇航员们可以在危机时刻休眠。其实,这并非只是一个幻想,而是全球宇航员的真实愿望,...

遗传分子超百万种 有助于解释生命进化...

利用计算机程序,国际科学家开始寻找是否还存在DNA和RNA的类似物,结果竟发现了至少116万种可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分子,有助于解释生命进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