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雷达2021案例探秘:德华安顾人寿的云原生应用平台

来源: 财讯网

 

近日,慕尼黑再保险集团与安顾集团联合发布了《2021科技趋势雷达》(Tech Trend Radar 2021)报告,该报告始于2015年,旨在提高公众对于未来科技趋势的认识,引发有关其在保险价值链中相关性的探讨,洞察全球保险业的科技需求并提出慕再/安顾的解决方案。本次报告中,德华安顾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云原生应用平台” 、“数字化健康服务”、 “大数据营销服务中心”等11项案例入选。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提起“云”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云计算服务”的简称,“云”已经无处不在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提起“云原生技术”、“云原生应用”,甚至“云原生应用平台”,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陌生,“云原生应用平台”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什么?它与保险公司乃至客户都有着怎样的联系?

关于过去,云原生“踏云”而来

人们常说“云”,通常指“云计算服务”,是一种计算资源的提供与消费形式,强调计算资源的“随处可用”和“按需付费”。“计算资源”的概念比较抽象,涵盖面也十分广泛,除了存在于专业工程领域外,实际上它已经无处不在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举例来说,“手机4G上网”即是一种“计算资源”,电信服务商通过“云”的形式将资源提供给客户,客户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络,并且仅需支付实际流量对应的费用。

而云原生技术则是借了云计算的东风,涵盖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批“云计算黑科技”。这些技术有利于软件工程师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庞大但是可灵活扩展的业务应用。其中,典型的技术包括“微服务架构技术”和“容器技术”。利用微服务架构技术,系统工程师们将“纷繁复杂”的“老旧大应用”进行拆解,形成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小微服务”进行管理,这样“化整为零,化繁为简”的方式,使得系统的开发效率大大提高。“微服务架构”可以形象的类比为“企业组织架构”,一个企业一开始可能只有几个创业者组成,他们只论职责不分部门。然而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了管理需要,必然会设立“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等组织,这跟“微服务架构”的原理是一样的。

“微服务”被开发出来后,需要放到“运行环境”中运行,才能为用户提供服务。而容器技术作为一种“运行环境技术”,与微服务架构技术“珠联璧合”,将“计算资源利用效率”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解决了“微服务化”以后所产生的资源消耗问题。新兴的“容器技术”是对“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的一次重大升级。以生活中的例子做类比,假设我们要快递一台大洗衣机给别人,这“老旧大系统”运行于“虚拟操作系统”中,就相当于我们把“大洗衣机”放在“大包装箱”中,而“小微服务”如果也放在“虚拟操作系统”中的话,相当于我们拆了洗衣机后,把每个零件都单独放在一个“大洗衣机的包装箱”中快递,这显然是极其不合理的方式。随着“容器技术”的出现,上面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我们把“微服务”放在“容器”中运行,就相当于为每个洗衣机零件配了一个合适的“小包装箱”,这个方式就十分的合理了。

科技界将上述这些技术概括的称为“云原生技术”。相比于传统技术,使用云原生技术构建的“云原生应用”,其最大特点是能够高效率的发挥现代计算科技成果和现代软件工程体系的优势。

关于现在,云原生技术构筑数字化保险服务基石

云原生技术对保险公司和客户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早在2017年,德华安顾人寿就基于微服务架构上线了互联网业务云核心系统,以及个险投保人常用的“安顾赢家”手机APP。而微服务,正是云原生技术的代表之一。

事实上,德华安顾人寿作为一家有着“数字化基因”的企业,是业内较早引入云原生技术的公司之一。在德华安顾人寿相关负责人看来,在科技发展驱动下,整个社会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进程,保险企业面临着“创新保险产品”、“创新运营模式”、“创新商业模式”的三大机遇。从公司角度来看,云原生技术开放、敏捷、标准的特点,能快速帮助企业构建开放平台,更好地赋能业务的敏捷创新,降本增效,从而牢牢的抓住发展机遇。从保险客户角度来看,寿险企业应用云原生技术升级现有业务系统,有利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客户体验。

为此,德华安顾人寿在2019年开始了基于容器技术的云原生应用平台建设布局。而这一年,普遍被认为是 “云原生技术普及的元年”。也是在这一年,配合公司数字化战略,布局企业数字中台建设,德华安顾人寿对容器技术在公司的应用可行性做了充分的调研论证,明确了云原生应用平台作为公司数字中台建设行动重要技术支撑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作为德华安顾人寿数字中台建设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在2020年正式启动了云原生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并且配套实施了多个试点应用项目。

有业内人士认为,进入数字化时代,客户对于软件系统的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同时新的数字化业务形态也在不断出现。在这个情况下,云原生技术将成为企业开发高质量软件,紧跟市场需求,甚至创新业务形态的重要技术基石。

关于未来,确立云原生应用体系化发展格局

随着德华安顾人寿云原生应用平台按计划顺利上线,试点项目也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借由云原生技术和运行平台的赋能,相较于传统解决方案,试点应用系统在多个关键技术关键指标表现优秀。在此基础上,德华安顾人寿在2021年启动了云原生应用平台二期建设项目。

据了解,云原生技术在不断发展,云原生应用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德华安顾人寿的云原生应用平台在投入运行后,一方面自身将不断迭代升级,另一方面也将持续支撑企业越来越多云原生应用的上线运行。

“根据公司的科技发展规划,我们在未来几年将实现既有核心业务系统群的‘中台化’、‘微服务化’、‘容器化’升级改造,将其部署至云原生应用平台中运行。该平台将为公司的数字中台建设,为公司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服务持续贡献重要力量。”德华安顾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

云原生技术发展时间线

云原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生态化阶段,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萌芽阶段为2004年至2014年,这期间云原生技术的核心要素生根发芽。

2004 年~ 2007 年,Google 已在内部大规模地使用像 Cgroups 这样的资源隔离技术;

2008 年,Google 将 Cgroups 合并进入了 Linux 内核主干。

2013 年,Docker 项目正式发布。

2014 年,Kubernetes 项目也正式发布。

生态化阶段为2015年到2018年,这期间云原生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生态体系:

2015年,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成立;

2017 年,CNCF 达到 170 个成员和 14 个基金项目;

2018 年,CNCF 成立三周年就有了 195 个成员,19 个基金会项目和 11 个孵化项目,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在整个云计算领域都是非常罕见的。

目前,云原生技术生态在国内与国外均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截至2020年底,CNCF在全球范围内运营项目数量超过了80个,吸纳了来自177个国家共计超过11万名科技工作者的杰出贡献。在中国,CNCF 有 60 个会员单位,占到全部会员总数的 8% 以上。继美国和德国之后,中国是 CNCF 项目第三大贡献者基地。在所有会员中,华为位列第八大贡献者。

未来五年,云原生技术将从“潮流技术”成长为“主流技术”,并且在此后的相当时期内,保持应用系统架构和运行技术的主流地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