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省海南交出一份“蓝色”新答卷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岭上绿意葱葱,岭下海水澄碧,大大小小的岛礁星罗棋布,于平波如镜的海面陡然隆起成岭,如同翡翠镶银盘。


(相关资料图)

线——或岸平沙白,或岩峭石奇,或红树繁茂,海与陆的一次次搏斗与交融,绵延出1900多公里长的环琼岛海岸线。

面——鱼群尽情游弋,海豚高高跃起,珊瑚舒适生长,约200万平方公里的蔚蓝海域,一轮又一轮生命律动永无休止。

岛礁点点,岸线绵延,与辽阔无垠的蔚蓝海水一道,勾勒出琼岛海景的灵动与多变。

海南是陆域小省,却是海洋大省。立足这一独特生态优势,近年来,海南坚持陆海统筹和区域联动,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改善海洋环境质量为核心,稳步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正努力守好这份“生态家底”。

还清“生态欠账” 鸟翔鱼跃之景重现

6月7日,文昌市八门湾畔,簇簇红树幼苗吐出新叶,将周遭滩涂浸满绿意。

“长势真不错。”望着一株株不过半米高的幼苗,东阁镇良丰村村民符史培满眼欣喜。对于他而言,这些红树林不是“新朋”,而是“老友”。

“老友”有多老?没人知道。符史培只记得,他从小就在红树林下长大,但在过去几十年间,却目睹着成百上千个渔排纵横交错,一口口鱼塘、虾塘延伸至宽阔海面,将成片湿地吞没。

如此景象,不只发生在文昌。蚕食掉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也不仅是渔排、养殖塘。

“海岸带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但人类活动的频繁干预,对这里的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省资规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春满说,平衡海洋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无疑成为一道必答题。

如何答?解题第一步,当然是还清“旧账”。

从文昌八门湾到儋州鱼骨港、东方鱼鳞洲,从海滩整治修复到滨海湿地修复、海洋生物资源恢复,沿着1900多公里的琼岛海岸线,眼下,一场海洋生态修复接力跑正在持续进行中。

来自省资规厅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我省累计实施9个中央资金和13个省级资金支持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整治和修复海岸线127公里,新造修复红树林786公顷,环琼岛海岸线正逐步焕发原有生机。

变化,还出现在岛上。从竭泽而渔到自发保护,随着人类活动的退场,如今,万宁大洲岛上一只只金丝燕、一株株龙血树“复活”,正让鸟翔鱼跃之景重现。

变化,也出现在海底。人工礁体陆续“入水”,珊瑚幼苗陆续种下,在三亚凤凰岛、鹿回头等海域,一场海底版“植树造林”正在进行中,正为海洋生物筑起“新家”。

变绿,变清,变斑斓,海南持续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效渐显。

坚持陆海统筹 实现“一体化”修复保护

几天前,海南晒出一份海洋生态环境“成绩单”——

2022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持续为优,沉积物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海南岛东海岸、西海岸、西沙群岛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海口假日海滩、三亚亚龙湾和大东海海水浴场水质均为优良。

将“成绩单”再往前翻一翻,会发现“优”与“健康”的状态,海南已保持多年。

成绩稳定,得益于保护有力。近年来,海南坚持陆海统筹和区域联动,印发一系列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与行动方案,并出台生态修复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实现“一盘棋”修复、“一体化”保护。

——以目标为引领,落实《海南省“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关于加强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的意见》,制定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与行动方案,逐步夯实海洋生态保护制度基础。

——以项目为抓手,统筹整合中央、省级各项资金,谋划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围填海项目海洋生态修复、“生态岛礁”投放等各类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以问题为导向,持续高位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整改,督促指导市县开展海湾及其周边区域海水养殖污染治理,探索“渔民—渔船—渔港”海洋垃圾治理模式,进一步强化海洋污染防治。

而在这一过程中,新思路与新方法也频频涌现。

譬如三亚出台潜水活动珊瑚礁生态损失补偿办法,构建起“谁修复、谁受益”“谁破坏、谁修复”的海洋生态修复市场机制;文昌让“电子眼”代替“人眼”,为红树林请来“24小时贴身保镖”;万宁小海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完成首单220吨碳汇量交易,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按照各类规划计划描绘的‘规划图’,分阶段制定可考核、可量化、可操作的‘施工图’,确保各项规划计划目标如期实现。”程春满介绍,针对海南海洋生态保护问题,该厅还将继续谋划一批生态修复项目,同时加强制度集成创新,依托海南省国土空间智慧治理体系“修复一体化”等模块,用“数字化监管”为海南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海南日报海口6月7日讯)

原标题:海洋大省海南交出一份“蓝色”新答卷——水更清 滩更净 湾更美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