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资讯:“90后”科技创业者周江南:让视障人士有尊严地走出家门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团队研发的“蚕舍”残障人士就业平台 周江南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广州9月9日电 题:“90后”科技创业者周江南:让视障人士有尊严地走出家门

中新网记者 蔡敏婕

一位视障人士用智能手机拍摄面前的场景,手机内的小程序自动识别,并通过声音告诉视障人士面前的景象或者文字。如果是特别复杂的场景,视障人士还可以根据语音提示上传小视频在线求助志愿者肉眼识别。

“我认为只有使用信息辅具之后,他们才能像我们健全人一样使用电脑或手机,平等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参与互联网社会生活。”周江南,一位“90后”创业者,也是首届腾讯云公益编程挑战赛一等奖队伍的队长,他专注于视障人群无障碍软硬件的研发,希望能通过技术让视障人群“看见”新世界。

由于父亲是残疾人,周江南会额外关注残障人群。大学时期,他参与了一些帮扶视障人群的公益活动,例如陪同“看”口述电影,到敬老院进行志愿服务。“但是这些活动大部分仅依靠人工服务,而且只能覆盖小部分人群,并不能带来实质性帮助。”周江南说,他利用攻读计算机专业的优势,接触了不少海外针对聋哑人、肢体残疾等障碍人群相关的信息辅具。

“这些辅具通过整合先进的硬件和软件,使障碍人群也能操控电子产品。”周江南开始寻求通过人工智能图象识别、语言识别的合成技术等手段,让更多的视障人群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2018年到2019年,周江南利用母校华中科技大学给予办公场地和人才资源的便利,开发出了几款帮助视障人群的产品,例如利用AI拍照识物的小程序“启明瞳”,成功帮助5万多名视障人士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视障人群的困难,周江南还与7名视障人士一起生活了3个月。“我与他们生活之后,才能真正站在他们的视角研发相关的辅具产品。”周江南称,很多技术看起来很高大上,但是不够实用,障碍人群需求痛点没有得到满足。

考虑到文字识别对于很多视障人士而言才是刚需,因此在与视障人士进行沟通后,周江南团队以同理心站在用户的角度,在相关应用上加上“志愿者帮忙”版块,让志愿者充当视障人士的“眼睛”。目前该平台有超过7000名志愿者,服务过超过25万盲人。

如今,深圳当地的志愿者协会已经采购相关的视频服务系统,助力当地视力残疾人解决出行问题。

在周江南团队里,有两位残障的工程师,分别负责研发和产品营运方向。其中,王火火(化名)主要从事产品营销和运营,患有肢体障碍的他深知残障人群的就业难,“社会上专门针对残障群体的招聘平台比较少。”

周江南说,参加腾讯云公益编程挑战赛时,在王火火的推动和建议下,公司研发符合残障群体需求的“蚕舍”平台,残障人士可以在平台里进行交流、就业,或者掌握一些职业技能。

“建立这个平台是希望帮助更多有能力的残障群体参与社会工作,让其价值得以发挥,同时,这个平台未来也会开放至企业端,为企业主提供更多招聘途径。”王火火说,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助力残障人士就业的政策,残障人士的就业情况有所改善。

而患有听力障碍的冯桂杰是一名工程师,主要负责后端研发和小程序的进程开发,平时通过佩戴助听器与人沟通。在他看来,相对开发App,微信小程序的研发成本低很多。

周江南表示,在开发小程序过程中,腾讯云各种AI识别云函数能力能够直接调用,不需要再做开发前期重复性的繁杂工作。“本来可能需要8天左右的,如今通过云开发一天就可以搞定,提升了研发效率。”他说。

如今,周江南团队计划进一步拓展信息辅具的适用范围,例如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前置摄像头,监测障碍人群头部的移动或者眼球的移动,让没有手臂的残疾人或者手指活动不方便者,也可以控制手机和电脑,“通过这个功能,他们可以在网上开设店铺,从而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周江南说。(完)

标签: 视障人士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