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约九成深圳上市公司登陆深交所

来源: 证券日报

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的金融和科技创新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为资本市场提供了诸多优质上市公司。

今年,也是资本市场成立30周年。作为直接融资的主战场,资本市场也为深圳经济的发展、资本的流通、为辖区内公司的投融资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从1990年12月份,第一家上市公司世纪星源登陆A股以来,到目前深圳共有318家上市公司,合计IPO和再融资规模超万亿元。深圳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均位居全国前列。

市场人士表示,资本市场和深圳特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融通的。未来,资本市场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对外开放,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有效的服务深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力构建国内大循环。

资本市场三方面

支持深圳特区发展

“深圳特区确立、形成对外开放的格局后,是从物流到资金流的完全对外开放,但是彼时中国的融资规模跟不上对外开放的节奏,通过银行融资的方式,与深圳的开发格局不相称。所以,中国进行了资本市场的构建,主要是成立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司通过上市进行股权融资。”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8月26日,A股市场上,有318家深圳上市公司,合计首发募资3184.05亿元,累计增发募资6185.82亿元,配股806.99亿元,可转债融资1048.36亿元。深圳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资规模合计11225.22亿元。31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9.4万亿元,在A股中占比为11.94%。

杨瑞龙表示,在支持深圳特区发展方面,资本市场主要发挥了三方面作用:第一,改变了中国的融资结构,直接融资在中国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第二,深圳毗邻我国香港,香港在资本市场设立初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深交所的构建,逐渐实现了深圳和香港的资本融通。第三,融资结构的改变,也推动了一批上市公司的产生。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后,对于推动公司治理现代化,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圳踊跃的上市融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也起到了带动作用。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本市场成立30年来,深圳在深交所建成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以及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已然成为全国重要的资金聚集地和辐射源。

据记者梳理,从上市板块来看,上述318家深圳上市公司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公司分别有79家、127家、99家和13家。

“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深圳在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全国证券公司规模前十中深圳有3家,全国公募基金20强中深圳有6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数量,深圳位居全国第二。”李湛表示。

“另外,资本市场的活跃,也刺激了深圳的经济发展。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深圳生产总值的173%。在资本市场强有力的支持下,深圳去年GDP达到2.69万亿元,由1978年GDP不到2亿元的一个边陲小镇,一跃成为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全国第三大城市。”李湛如是说。

约九成深圳上市公司

登陆深交所

“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给深圳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提供了比较大的支持,一方面,深圳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上市公司资源,如万科A、招商银行、中国平安等,另外一方面,深圳也给资本市场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环境。深圳开放,政策比较宽容,大力支持创新,营商环境比较好。所以深交所也一直走在全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前沿。”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深圳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深交所的设立密切相关。从上市交易所来看,上述318家上市公司中,有283家登陆深交所,占比为89%。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深交所为中国资本市场探索出了一条规范、高效、安全、低成本的发展道路。深交所在2010年度和2017年度成为全球IPO即新股发行融资金额均名列第一的资本市场,直至今天,深交所的交易能力依然处在世界领先水平。”李湛表示,以今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为例,从4月份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方案出炉,到8月24日首批企业正式上市交易,不到4个月的时间,同样也体现了深圳速度。

“深圳作为新兴企业发达城市,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支持仍待加强。随着企业发展日新月异,深交所推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恰逢其时。”李湛表示。

构建更有效的资本市场

对于未来资本市场如何进一步支持深圳特区发展,李湛认为,资本市场需要从金融服务实体、更好服务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境内外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来出发。其中重点需要聚焦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发掘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更好为实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这是未来深圳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未来深圳的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需要合作发力突破的地方。

“当前深圳各种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蓬勃发展,金融业可以利用相关重大发展规划提供的先行先试政策空间,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服务实体经济的业务模式、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尝试,更积极主动地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支持,实现深圳实体经济与金融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李湛进一步解释道。

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本流入优质企业,是资本市场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杨瑞龙认为,深圳特区40年,资本市场30年,对于推进我国对外开放、经济市场化、融资结构现代化以及金融体制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商品市场经济的构建,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是,在要素市场化方面,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4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这是中央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

“发展要素市场未来有2个重点,一个是资本市场,一个是土地市场,所以未来中国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金融体制的改革,核心是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未来深交所仍将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杨瑞龙表示。

杨瑞龙表示,从培育新的增长源及构建未来的国内大循环来看,主要有三个重点: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这3个区域在未来国内大循环中将扮演重要角色、起到引擎作用。其中核心问题是实现要素自由流动,要素自由流动最为核心的就是资本的自由流动。因此,国内大循环的核心之一,就是构建更加有效的资本市场,实现有效的资本流循环。“资本如血液。统一市场体系的构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就是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进一步开放。”(记者吴晓璐)

标签: 深圳特区 深圳上市公司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