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杀回”香港 阿里巴巴重回香港上市关注八大要点

来源: 中国基金报

来了来了,它真的来咯!马云带着阿里巴巴要回到香港上市了。

13日晚上的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向香港联交所网站提交初步招股文件,正式启动香港IPO计划。由此成为首个同时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也是阿里最初首选的上市地。2014年阿里巴巴遗憾错过香港,马云在纽约敲钟时说,“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会回来。”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香港及瑞士信贷香港公司,未披露募资金额。

如果一切顺利,阿里巴巴预计将于年内完成在港IPO,香港市场将迎来腾讯阿里互联网双巨头齐聚的时代。

如果一切顺利,阿里巴巴预计将于年内完成在港IPO,香港市场将迎来腾讯阿里互联网双巨头齐聚的时代。

据报道,一份投资意向书显示:阿里巴巴股票将于11月26日开始在联交所交易。

关于这次阿里巴巴重回香港上市,基金君整理了几个要点。

要点一:这次IPO募资多少?

据披露,阿里巴巴集团本次发行包括5亿股普通股,以及可额外发行最多75000000股普通股新股的超额配股权。本次发行将包含国际发售和香港公开发售,预计最早于11月20日定价。

据披露,阿里巴巴集团的美国存托股将继续在纽交所上市并交易,每一份美国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此次上市完成后,集团香港上市股份与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将可互相转换。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集团将成为首个同时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纽约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初步文件没有显示具体募资金额。

今日早间,《南华早报》引述消息人士说法称,阿里巴巴获港交易批准推行上市计划,筹集资金约为150亿美元(差不多1000亿人民币)。阿里巴巴将于11月13日开始为时一周的面向全球投资者的路演,价格会在11月20日敲定,25日开始交易,港股上市计划并没有收到香港形势影响。

彭博社上周也曾报道,这家中国电子商务巨头的目标是融资至多150亿美元,将是香港自2010年来最大的股票集资。

马云“杀回”香港 此次阿里回港上市关注八大要点

要点二:募资用来做什么?

据招股书披露,本次IPO所募资金主要用于驱动用户增长及提升参与度。将继续在数字经济体中拓展并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持续通过中国领先的线上视频平台优酷及一系列其他分发和内容平台来打造数字媒体及娱乐服务。继续实施新零售业务,持续在云计算技术、供应链管理系统和营销系统进行投入。

马云“杀回”香港 此次阿里回港上市关注八大要点

要点三:持股结构如何?

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集团目前的股权结构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软银实益拥有约25.8%已发行在外股份,是最大股东。本次全球发售完成后,软银将保持其最大股东地位。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马云和蔡崇信分别实益拥有约6.1%和约2.0%已发行在外股份。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包括马云和蔡崇信)共计拥有约9.0%已发行在外股份。

马云“杀回”香港 此次阿里回港上市关注八大要点

要点四:马云说了啥?

阿里巴巴在提交港交所的上市申请文件中称,马云已向董事会作出承诺:他有意逐渐减少且随后限制他在蚂蚁金服的直接及间接经济利益(不包括公司在蚂蚁金服中持有的股份),直至前述经济利益所占比例不超过他及他的关联方在紧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公司权益,且前述经济利益的减少不以马云及其任何关联方从中获得任何经济利益的方式进行。

要点五:阿里的规模有多大?

马云“杀回”香港 此次阿里回港上市关注八大要点

要点六:阿里旗下有这么多的核心业务

马云“杀回”香港 此次阿里回港上市关注八大要点

要点七:12年前曾以B2B业务在港上市

早在12年前,阿里巴巴便与港交所有一段交集。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以B2B业务作为主体在港交所上市,募资116亿港元,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上市后,其股价曾飙涨至发行价3倍,成为当年“港股新股王”,市盈率一度超300倍。

然而随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阿里2B业务受到巨大影响,股价开始崩盘。2008年3月破发,10月跌至3.42港元低位,较发行价跌去30%。与此前41.4元高位相比跌超90%。

最终2012年,阿里巴巴宣布以13.5港元/股的发行价进行私有化,“黯然”告别港交所。

最终2012年,阿里巴巴宣布以13.5港元/股的发行价进行私有化,“黯然”告别港交所。

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首次谋求整体上市时,香港便是首选地,但最终因其同股不同权的股权结构与港交所机制不符,转赴美国上市。

美东时间2014年9月18日阿里登陆纽交所,发行价68美元/股,不计超额认购行权,IPO募资约218亿美元,若计入可高达250亿美元,创美股史上最高IPO融资记录。

赴美上市的第一天,阿里巴巴就承诺,“只要条件允许,我们还会回来”。

痛失阿里成为港交所酝酿25年来最大改革的导火索,去年4月24日,港交所发布IPO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还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同股不同权”不再成为上市阻碍,内地互联网企业的赴港上市潮由此开启。

此后,小米和美团点评分别于去年7月和9月成为登陆港交所的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

2019年5月,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使用“远走的人总有一天要回家”来形容像阿里巴巴一样在美国上市的内地公司,并且欢迎越来越多像阿里巴巴这样“远走”的公司到香港第二上市。李小加表示,目前与阿里巴巴正在洽谈中,阿里巴巴也需要多方面权衡,但不出意外下半年可能会在香港第二上市。

要点八:双十一交易金额破纪录 马云回应数据造假

今年天猫双11购物节,再次打破往年记录,确实让更多人看到了国内惊人的消费力。

96秒成交额超过100亿元;

凌晨1点03分59秒,成交额突破1000亿;

下午2点21分27秒,成交额突破2000亿,用时较2018年同期缩短8个小时;

截至11日24点,最终实现成交额达2684亿元。

11月13日,在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上,马云表示,双十一的数据超出华尔街的预期,有人甚至猜测数据造假,他说:“我向大家保证,在数据时代,在互联网时代,每一分钱都极其准确。

截至发稿,阿里巴巴在美股跌了近2%,市值超3万亿人民币。

最后附上今天的2019年浙商大会,马云演讲全文

最后附上今天的2019年浙商大会,马云演讲全文

11月13日,2800多位全球浙商回到家乡,参加一年一度的浙商大会,会长马云在面对主持人董倩的反复追问,“企业家难道不是为了赚钱”时,马云忍不住纠正,“社会对做生意的企业家有很大的误解,总觉得企业家就想赚更多的钱,这是巨大的误区。”对于企业家,马云想为他们“正名”,“实际上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情怀,不是怎么赚钱,而是怎么去面对未来的挑战。”马云的这番话,赢得了台下几千名企业家的一致鼓掌。

以下为马云演讲全文:

各位浙商代表,大家好!

两年一度的浙商大会,已经成为浙商一起思考、交流、学习和探讨的重要时间。

现在的世界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技术也在发生快速的变化,中国进步也是非常神速。所有这些变化,都会深刻的影响到我们每一家企业,影响到我们浙商。明天到底我们的企业能走到哪一步,关键在眼光,对未来的判断,是不是能够看到变化,是否能够把握变化。

最近一段时间来,我相信所有的企业都担心经济,都担忧未来经济的走向,都担心自己的企业是不是能够走过这一关。我们似乎都在期盼一些事情,都在等待一些事情。但是期盼和等待还不如自己采取更多的行动。其实人们很容易被社会所影响,大家说不好的时候你心情就不好。其实大家说不好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冷静是可以看到很多的机会。

我在这儿没有为阿里巴巴和双11做宣传,但是刚刚过去的双11展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和变化,我想给大家一些启发,因为这里面也印证了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前天双11的数字是超过预期的,超过了大家对今天经济形势的预判。华尔街有一个预测,说双11大概会增长20%左右,说明中国的消费不振,中国经济在衰退。但是我们的数据实际上增长了25.7%。甚至还有人猜测,这些数据是不是作假。我向大家保证,在数据时代、在互联网时代,每一分钱都极其之准确。

尽管这样,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今年双11其实还可以更好一点。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天气太热,天气一冷,服装才会卖得好一点,从浙江的数字来看,不是太好,去年是第二,今年变成第三,主要是冬天衣服没启动。另外一点,这次双十一是同一, 不能熬夜,所以我们希望未来双11,国家可以有半天放假。

2019年的2684亿和2009年的只有0.5亿相比,10年增长了5000倍。包裹有12.9亿个,是美国一个半月的包裹量,也相当于2007年整个国家一年的包裹量。现在,整个中国一年的包裹量已经达到600亿个,每一年增加一个美国的量。

但其实我个人觉得,双11不是阿里巴巴的成功,实际上双11的成功是中国内需的成功。今天中国经济比较困难,但是内需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中国的内需一直没有被挖掘,我们今天在这儿看到的内需,只是刚刚启动。中国的内需是一个千载难逢、百年不遇的金矿。我也想跟大家讲,过去的三驾马车,我们专注在基础设施投资、出口,这两个政府可以做得很好,但内需要靠企业,靠市场经济驱动做起来。

从今天的形势看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包括我们自己,所有在座的人,我们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内需的潜力,内需对经济的影响。我们没有从生产关系上进行调整,今天国家很多的部门设置,各地省政府,包括我们企业内部的制度、体制和部门的设置,依然还是按照原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出口为导向。今天的双11其实只是极少数的企业拥抱了变化,改变了自己,适应了市场,只有少数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假如我们所有的企业真正根据需求改变自己,内需所带来的经济潜力空间巨大。

双11的数字其实并不关键,关键是数字背后真正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力量,商家求变的力量。所以我个人认为,双11不是一个数字的盛会,而是一个创新力量的盛会。

另外,很多人反对电商,我今天已经不做电商了,电商本身在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一个传统的业务。但是,电商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很多企业并没有深刻认识到。

第一、电商所带动的新技术大力的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大家知道,今年光阿里巴巴的电商会卖将近1万亿美元,其中80%以上的产品都是中国实体经济所生产出来的。如果没有电商这个渠道,很难想象这些企业的产品能够卖出去。今天既然已经有这么好的渠道营销,我们浙商要好好利用。

第二、物流业的奇迹。中国的物流成本是世界上最贵的,但是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机场、最好的高铁、最好的高速公路,我们在物流基础设施上的投资是最大的,但是我们的物流成本却是最高的。但是,在短短十年以内,通过市场的力量、民营企业的力量,建立起全世界最强大最先进的物流体系。今天,这个快递物流体系一年能够承受600亿只包裹。

第三,支付的奇迹。在传统的银行以外,建立了现代强大的移动支付体系。由于大数据、AI的应用,整个双11期间中小企业获得备货所授的贷款超过3000亿元。

另外,对房地产行业也有巨大的改变。原来市中心的商铺特别贵,出现电商以后,商铺的价格下降,用市场的手段降低了房地产。希望我们国家还是要高度重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因为它是带动整个经济链条的重要因素,通过市场手段来完善。

所以我想,未来我们面临三个巨大的变化:第一是技术变革。技术变革一定会带来金融变革,带来物流变革,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交易方式的变革。

第二是未来十年,世界的贸易游戏规则会发生变化,数字货币带来金融体系的变化,世界格局会因为技术发生变化。

第三是中国已经从出口型国家变成消费型的国家,这个变革也会非常之大。

所以,对于我们浙商自己,我想在现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还是要强调未来观、全球观和全局观。未来观,我们必须要拥抱高科技,未来不是属于互联网公司的,数字经济势不可当,未来属于拥抱数字经济,拥抱互联网经济的企业。未来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转型,但未来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升级。

第二是我们必须要从出口导向走向消费导向,浙商是从出口导向中发展起来的,如果不变成以消费为导向、以内需为导向,很多浙商肯定会死。今天中国的消费主力是小镇青年,今年双11三四五六线城市的消费人群、消费金额的增速第一次同时超过了一二线,网上购物的新增用户60%到70%来自于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美国用3亿人口撬动了全球经济,中国有14亿人口、3亿中等收入人群,一定能够撬动中国经济,并且带动世界经济。投资、出口我认为是政府的强项,消费经济是企业的强项。企业的眼睛要从外看迅速变成从内看,要做好本土经济,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三是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过去40年,中国成为制造大国,浙商凭制造能力走了天下。今后,浙商要凭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走天下。所以,我们希望浙商能够真正的关注一带一路,融入一带一路。新一轮全球化正在形成,新的贸易形态、贸易规则、贸易机遇未来十年以内一定会出现。全球贸易将会以消费者为驱动,以按需定制的新制造为驱动,未来的集装箱贸易将会变成一个一个包裹。十年以前,我们B2B的订单平均一单货值是5万美金,现在阿里巴巴B2B的订单一单已经下降到了5000美金,很有可能未来全球贸易每个订单是500美金,甚至200美金。过去,全球化是大企业为主导,未来全球化是好企业主导,只有产品好、服务好、体验好、为他人好的企业才能走得更好。所以,今天无论哪个国家,都要思考一个问题,新技术、新的贸易格局、新的世界格局出现以后,每个国家必须调整自己的生产关系去适应新的生产力。哪个国家能够调整自己的生产关系,哪个公司能够调整自己内部的生产关系,就能够把握未来。我们要真正认识到,我们的经济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已经不能按照原来的适应投资、出口的那一套去适应以消费为主的经济。

所以,我也希望给社会各界一些建议,和所有关注经济的人分享一些思考。经济发展要专家、学者、监管协同起来,合在一起,监管不仅仅要听经济学家,也要听听企业家。

所以我的建议:第一,我们建议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我们金融不是简单的宽松、发钱,也不是简单的紧缩财政、收钱,而是需要改革落后的金融体系,建立面向未来的新型金融体系。中国金融的主动脉做得非常好,但是中国金融缺乏毛细血管系统。我们必须要建立面向未来的现代金融体系,支撑整个中国未来以消费为驱动的经济。今天的高速公路,不是基于村镇公路建设,高铁也不是基于绿皮铁路造出来的,快递不是基于中国邮政的,未来的金融,是面向数字金融的金融,是否一定要按照昨天的金融体系去建,我觉得值得思考。

第二,我们不要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对立起来,也不要把实体经济的提法口号化、正确化。什么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指先进制造业加现代服务业,我们必须要支持先进制造业,也要强化淘汰落后的制造业。真正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因为中国14亿人口,如果不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国未来的就业就会有相当大的困难。另外,我们也呼吁各部门真正出台的是政策,而不是文件,以创新服务拉动消费、扩大就业,为主要的拉动手段和目标。

经济是要运营的,市场靠运、经济靠营。运是资源的分配,营是效率的意识。市场经济不是靠管理,管是出了问题叫管,理是出了乱事才要理。我们要运营我们的经济,希望我们的政策多一点,文件少一点。文件和政策是有区别的,文件是规定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而政策是需要上下联动,激发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努力,鼓励新生事物的发展。所以对新生事物,对消费拉动、内需拉动的经济,出现的很多新生事物,要多一些保护少一些限制。规则不等于限制,便利促进也是规则重要的一部分。监管是为了健康发展,离开发展的监管毫无疑义。发展也不一定带来风险,监管不一定就没有风险,有时候不适当的、落后的监管也会是是巨大的风险。所以,我们今天只有监管部门,只有市场主体、企业家们、经济学家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的经济面对国内外极其复杂的形势,依然能够充满巨大活力。14亿人的内需,中国统一的经济体,中国过去三四十年投下去的巨大的基础设施,给世界、给自己的国家带来的希望和前途是空前的。所以,我们希望政府以创新服务拉动消费、扩大就业作为主要的拉动的手段和目标,因为我觉得我们只有坚定我们自己国家的市场,以中国市场为主,我们才会面向未来。

今天刚刚大家谈到了传承的问题,科学的问题,文化的问题,我认为都非常之重要。传承,包括刚才小贺讲到的,下一代贴上了标签。我自己觉得,有标签总比没有标签的人运气要好很多。我们要给这个标签注入新的含义,新的定义。从刚才的对话来看,我坐在那边很感慨,20年、10年以前,我绝对不会像现在的年轻人那样能够问出这样的问题,能这样坦然面对社会的压力。所以我相信,中国的年轻人,中国的下一代,浙商的下一代,一定会超过我们。我们在做自己的事业的过程中,多关注培养人才,建立制度,建立适合这些人才发展的文化体系,浙商就会有未来。所以,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尤其要学习、尤其要交流。学习和交流,不是让你去抄袭别人,而是去思考自己到底要什么,有什么,放弃什么和坚持什么。

谢谢大家!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