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抛出购房“红包” 地方政府要“托市”了吗?

来源: 时代财经

12月16日,广西桂林市人民政府公布了一则通知――《桂林市加大重点行业扶持力度冲刺四季度经济工作若干奖励措施的通知》,当中包括房地产业的奖励及补贴。

对房企而言,2021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对五城区单个楼盘销售面积在3000方米以上的企业进行排序:排名前三的分别发放30万元、20万元、10万元消费券;对购房者来说,购买五城区新建商品房也将予以消费券补贴,可在本地商贸企业购买百货、家电、车辆等。

无独有偶,据媒体统计,11月以来至少有10个地方出台鼓励的购房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康发展,包括湖北荆门、江苏南通海安、重庆万州、河南开封、河北保定、河南新乡、广西桂林、浙江金华武义、安徽芜湖、湖南衡阳等。

这其中,既有常见的人才购房补贴,也有过去几年司空见惯的契税补贴、新市民购房补贴等,还有三孩家庭买房“奖钱”政策。而桂林的购房激励既面向消费者,又面向房企,堪称一个罕见的新招。

面对这种景象,人们难免有点困惑:在房地产市场上,地方政府又要“托市”了吗?

这样的现象值得认真分析。

不得不承认,2021年的楼市可谓一波多折。三道红线上线,房企和个人贷款受限,房企暴雷现象时有发生,楼市全年弥漫着悲观情绪。

更重要的是,这种悲观情绪对消费心理的影响不可忽视。在消费者那里,“买涨不买跌”是铁的定律。不用特意去调查,留意一下身边人群就可以发现,在这段时间,不少原准备入手的人,哪怕是基于刚需求,也选择了忍耐,进入持观望的状态。

一边是大量的刚需求被抑制,另一边则是高企的库存。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最新一期《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2110万方米,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2.1%。库存环比数据出现连续4个月环比正增长现象,而同比则连续36个月保持正增长态势。当前百城库存规模为2016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即创下5年来的新高。

毫无疑问,库存风险若不消除,对于房企的经营目标完成和债务风险的化解,都会形成障碍,进而会对经济基本面形成传导效应,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而对三四线城市来说,去库存的压力明显更大。

面对这种情况,期土地、融资、预售端的利好政策不断涌现,有利于房地产再融资,有望缓解房企资金链压力。但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对消费端进行适当的刺激。

多个城市出台刺激住房消费的政策,自在情理之中。

但是如果要说这些城市是在“托市”,则有些言过其实。

首先要问,当下政府对楼市的最核心的诉求是什么?一言以蔽之:稳。

其次要问,目前出台的这些政策到底是有利于稳房价,还是有利于所谓的托市?

尽管各地的政策五花八门,但由于对消费者来说,住房属于大宗商品,这些补贴究只能说是锦上添花,要达到“托市”的效果应该是勉为其难。另外,如果是炒房者,其需要的是房价上涨的预期,而不是购房过程中可以得到的“三瓜两枣”。

一些库存高的城市出台刺激住房消费的城市是不得已而行之,并不能算是托市,能否起到促进消费的效果,仍有待观察。但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地方会不会用力过猛,政策再度“翻烧饼”,从而影响“房住不炒”的基本定位。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 迟雨)

标签: 购房红包 政策用力过猛 地方政府 消费券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