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监制《脐带》开启温暖治愈之旅

来源: 海峡导报

音乐人阿鲁斯陪伴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回到故乡草原,寻找母亲念念不忘的“阴阳树”。温暖的旅途上,有母子羁绊、有欢笑泪水,也有妈妈最美的梦。这是3月18日刚上映的电影《脐带》讲述的温情故事。

早在电影上映前,《脐带》这个片名就被一些观众熟知。这部影片由“三金大满贯”摄影师曹郁和著名演员姚晨共同担纲监制,青年导演乔思雪编剧执导,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巴德玛、游牧电子音乐人伊德尔领衔主演。电影还曾获得2020年度金鸡创投“评委会推荐项目”“中国好故事”优胜项目;作为唯一一部中国内地影片入围第3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在第4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获“最佳技术奖”的殊荣。

电影上映后,许多专业人士都给予盛赞,在无锡、宁波、北京等城市路演时,更收获观众的动情反馈,网上不少观众留言“想回家了”“想妈妈了”。


(资料图)

一个发生在大草原的故事,究竟为何能勾起观众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少数民族风情影片别有风味

近年来,围绕着阿尔兹海默症题材,产出了许多优秀影片,比如《妈妈!》《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等。这些电影都在叙事上有所创新,《妈妈!》以母亲照顾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女儿为故事主体,将孩子照顾父母的传统情节进行了反转;《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运用了悬疑电影的手法,将视角聚焦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身上,让观众代入他们现实中的世界;而《脐带》同样有着自己的不同。

在我看来,电影有三个核心:母子情、阿尔兹海默症及少数民族风情。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少数民族风情,让整部电影有了别样的风味。得益于内蒙古草原靓丽的风景,可以看出主创团队在拍摄过程中在视听领域下足了功夫,拍摄出来的画面真实又亮丽浓烈,自然之中透露着诗意。印象很深的是大量运用了蒙古族音乐配乐,让电影的整体气质显得十分轻盈,观众观看时很容易跟随男主角与母亲的返乡之旅,一同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找到那根维系情感关系的“脐带”。

非常难得的是,作为一部全程蒙语的电影,《脐带》并没有妨碍观众与影片共情,电影想传递出来的温暖情感,完全能够打动每一位观众,让观众收获属于自己的感动。影片结尾时,我听到好几位观众在啜泣。我也透过电影,唤醒了我与母亲之间的记忆。(津津)

冗味家常故事夹藏神来之笔温情细节十分动人

《脐带》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亲情故事,做音乐的儿子带着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寻找家的故事。如果严格去捋故事情节,会发现其中有不少跳脱叙事、逻辑不自洽的地方,以及为了推进故事刻意做出的种种设计。但摄影音乐铺陈和情感有效弥补了这些不足,看下来倒没有太多突兀感。

电影当然有投机取巧的部分,比如蒙古族的设定对非蒙古族的大多数观众来说,增加了一种民族文化的猎奇趣味,服饰、音乐、语言、历史、习俗种种都为影片罩上了某种与现实对照的意味,再加上高水准的摄像加持,让影片拥有一种哀而不伤的美。

电影里津津乐道的缠绕在母子腰间的绳子与脐带的隐喻,在我看来并不是最值得寻味的。母亲兜里留了十几年的演出门票;她记忆里年轻时对两个儿子的亏欠;夜间撞进家里的酒驾卡车;为迷路小羊找奶吃,被小羊主人发现,母亲和那人拥抱后的会心一笑……这些细节都真正打动人心。《脐带》是一部无法用技艺成熟与否来衡量的影片,像极了一本记录往事零星碎片的私人日记,冗味的家常故事夹藏着神来之笔,看上去似乎在美化现实里人们无法克服的苦难,实际上身处苦难中的人却很难抓住这抹慰藉。“我相信她永远爱我,她只是忘记了”,我也相信。(小徐)

写实展现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状态引发观众共情

半部风光片,半部公路片,半部音乐片,半部爱情片。《脐带》里的如梦如幻,比真实更真实;虚实之间的乡愁和对生命的追问,显得真切无比。

我在电影中看到了好多问题,也找到了好多答案,总结起来就是它仿佛能将我们的复杂心绪安抚到位,并努力帮我们将思绪拉回到原点。那原点或许是草原,或许是海边,或许是盆地,或许是大山。总之,它一定是你我久久无法忘怀但已压抑很久的心情。《脐带》让我触及了内心最深处,也推动着我思考一些平时不敢触碰的伤感问题。

电影最强大的叙事冲击力当然来自阿尔茨海默病,来自病人的状态以及病人家属的痛苦。没有阿尔茨海默症,儿子和妈妈之间的“脐带”就是隐形的,“病”让他们的关系显性化。很可贵的是,电影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状态展现得非常写实,细节很具体很有生活感,这也是它之所以能让观众共情的地方。影片中大量利用自然光,配合场景将人物的状态和故事的内在冲突展现到极致,就连有些荒凉的草原以及草原上的破旧泥草屋都拍得特别美,太给电影加分了。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好几次能感受到风仿佛从耳边掠过,草原离我并不远,但又一点都不近。这是无法跨越的城乡距离感,更是生活和时代的“缝隙”,每个人或许都能在时代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无论何时。(圆圆圈圈)

导报记者 曾宇姗 崔晓旭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