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森林高火险期 四川如何筑牢“防火墙”?

来源: 四川日报

根据省政府2023年森林防火命令,2月1日到5月10日是全省森林高火险期。严峻形势下,四川如何筑牢森林草原高火险期“防火墙”?


(相关资料图)

查缺补漏

利用通信铁塔建设监测点 可自动报警 可联网调度

24小时运行的视频监控设备,是火灾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最灵敏的“触角”,是常态化督导工作重点关注的内容。

“为什么只有人力巡逻?视频监控怎么没开?”近日,省林草局在甘孜州白玉县督导防灭火工作时发现,白玉县5个瞭望塔视频监控设备因“积灰”均处于待机状态,仅通过人力监控发挥作用。

督导组成员、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副处长赖爽介绍,监控设备“积灰”并非人为疏忽,而是设备维护所需保障未能及时到位。

目前,督导组正在指导白玉县利用现有通信铁塔资源,解决火情监控的燃眉之急。

铁塔上装摄像头,能省多少钱?白玉县林草局总工程师根秋绒布算了一笔账:如果全县投资建设,仅建塔、加装摄像机、配置机房等就需要2000多万元;但如果借助全县重点林区、重点卡口和道路范围内的142个通信铁塔,加装可见光视频监控设备,三年期服务费在700万元左右,能大大降低资金压力。

按照计划,今年白玉县将利用通信铁塔,建设10—15个监测点,后期逐步覆盖全县范围。这套基于铁塔视联平台建设的林草防火预警系统,能在发现疑似烟火后自动报警,同时支持联网调度功能。

白玉县待机的视频监控,是今年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包县联系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隐患之一。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高火险期,发现和处置火灾隐患的速度是关键,各级林草部门要继续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要求,动态补齐防灭火工作中的疏漏。

标本兼治

间伐、抚育相结合 将林下经济与森林防火功能统一

“每个县要改造10多万亩林地,压力不小。”近日,凉山州会东县,一场聚焦林下经济发展,促进绿色防火的现场会即将举行,各市(县)林草部门纷纷提前交流起来。

作为凉山州率先开展森林提质改造的区域之一,会东县利用农业贷款资金,将原本分布“过密”的树林,抚育为种类交错、产出松露和多种食用菌的防火“隔离带”。

在凉山全州,森林分布“过密”的不止会东县。

据凉山州林草局测算,州内森林密度过高,每亩普遍有300棵树左右。过高的密度,较为单一的树种,为森林火灾蔓延埋下隐患。

提升森林质量,既要治标还要治本。凉山州林草局副局长黄永强介绍,目前全州正在试点推广森林质量提升工程,通过间伐、抚育的方式降低森林密度、改善森林种群结构,即“治标”,再适当地补充林下经济作物,产生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即“治本”。

发展林下经济,在凉山州并不新鲜。但将林下经济与森林防火功能相统一,达到提高森林质量、增加居民收入、实现绿色防火的探索,今年是第一次推进。

标本兼治的原理,是打通资金链。黄永强介绍,资金的来源是利用储备林资源,获得林权抵押贷款。本地农投企业利用资金开展森林质量提升治理,搭建林下经济发展平台,引入第三方企业,指导居民参与林下经济。目前冕宁县、雷波县、喜德县等地已经启动了相关项目的包装工作,每个县可以盘活10万亩到20万亩左右的林地。

除了做好火灾防范,凉山州还抓紧提升火情早期处理能力;通过督促指导乡镇配齐配足水泵、水带等各类防灭火装备,加强扑火队伍以水灭火训练和应急演练,增强火情处理能力和安全防范技能。(记者 王培哲)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