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信息:河北:“非遗工坊”赋能乡村振兴拓新路

来源: 河北日报


(资料图)

2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其中,由河北推荐申报的“定瓷烧制:让传统技艺成为致富手艺”“衡水内画:走出传统工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赞皇土布:好手艺带领妇女就业增收”“曲阳石雕:雕刻就业创业的幸福画卷”“黄骅面花:面花里的脱贫滋味”等5个典型案例成功入选。上榜数与河南、贵州两省并列全国第一。

燕赵大地,非遗资源丰厚。近年来,河北省各地积极推进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就业创业,一项项独特璀璨的非遗项目在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特别是非遗工坊,已经成为各地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要积极保护传承土布纺织这一传统技艺,带领村里的姐妹们共同致富……”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雪琴说。十多年前,崔雪琴借款收购10台木纺车、5台木织布机,带领60多名农村中老年妇女建起全省第一家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开始了与土布、与扶贫的故事。

十余年间,原村土布事业在土布传承中不断壮大,特别是农村妇女通过参与原村土布的生产,走上致富之路。近年,赞皇县在原村土布文化产业园建起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打造集研究、交流、开发、设计、培训与市场推广于一体的共建平台,在刘家庄、千根、曲江、东白草坪、杜庄五个村建设了五个非遗就业工坊,负责纺织原村土布、加工原村土布产品、组织当地村民参加土布纺织技能培训、安排村民在工坊就业……如今,营销团队积极参加意大利、法国、中国深圳等国内外大型展销会,开启电商销售模式,让更多人了解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术,使原村土布有了国际范儿。

创建内画小镇,打造非遗工坊,带动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衡水饶阳县依托“内画小镇”建成刘晖内画艺术院、刘晖民俗园两个乡村旅游特色点,召回流失的艺术人才近百名,累计吸纳脱贫就业人员304人,带动78户脱贫户人均年收入从原来的7000元提升为17500元,依托互联网建立网络销售平台,脱贫创收达520.4万元。

曲阳县素有中国“雕刻之乡”的美誉,曲阳石雕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河北鑫特园林建筑雕塑有限公司,于2022年被认定为“曲阳石雕非遗工坊”。近年来,该工坊不断创造就业机会,聘用雕塑大师20余名,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00余万元,带动邸村镇、晓林镇8个行政村脱贫户811人稳定增收,承担邸村镇人力资源培训,先后使百余名农民和经济困难人口掌握雕刻技能,以一技之长带动全家致富……

“近年来,河北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著。”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王蓉蓉说,截至目前,河北省共建设由各级文旅、人社、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非遗工坊572家,设立了8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0个省级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带动的脱贫人口数达到43637人,线上线下传统手工技能培训每年约14.7万人次,建立了超过600家网络店铺,不断增强非遗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非遗已成为带动河北省农民增收、拓展农村就业渠道的增长点。

非遗之花扎根民间,致富之路就在脚下。据悉,河北省将进一步探索非遗融入和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举措,以非遗工坊为重要载体和抓手,通过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培训培养、搭建传播平台、强化示范引领等形式,带动非遗工坊及全省非遗项目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营销思路、打造过硬品牌,设计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不断提升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记者龚正龙 通讯员赵丽苹)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