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打造“陆海空”开放共享科技创新高地-世界快消息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近5年来,以系列“大国重器”为引领,海南自贸港打造以开放共享为特点的“陆海空”科技创新高地。


(资料图)

陆:南繁硅谷协同育新种

中国种业版图上,南繁地位无可比拟,育出了近3万个农作物新品种,占全国审定新品种七成以上。设在海南省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下称“科技城”)为核心,致力于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南繁硅谷。

育种的关键要素是土地资源,科技城2022年启动搭建南繁用地共享服务平台,汇聚“南繁三地”(三亚、陵水、乐东)土地信息数据库、南繁单位信息数据库、合同信息数据库,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上看地、选地、租地服务。日前已有数千亩南繁共享用地上线。

科研平台建设尤为重要。位于科技城的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下称“实验室”)不到两年时间,已成为中国有影响力的公共平台。

“实验室的创立就是为了打破科技创新的‘单位化藩篱’,促进种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实验室执行主任陈凡介绍,作为“南繁硅谷”的创新引擎,实验室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配套科研设备7200余台/套)、核心种质资源库、人工气候室等12个实验平台及科研设施已开放使用。

实验室除了自身筹建的院士创新团队、项目博士后及海南专项研究生,还聚集了76个种业领域优秀团队协同攻关,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果。

海:“两器两船”共享探深海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下称“深海所”),“两器两船”(“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探索一号”及“探索二号”科考船)是中国迈向“星辰大海”的实际载体。

“两器”投入使用后,深海所深海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张海滨随“两船”频繁从三亚启航,在深远海经历了很多个人生中的第一次,不少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次。数百次的下潜积累,助力张海滨等科研人员在海洋脊椎动物、深海/深渊地质与环境、极端环境模拟实验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深海所不仅分享相关数据与成果,也将“两器”对外敞开怀抱。

2023年3月完成的环大洋洲航次中,是国际上首次在克马德克海沟区域开展大范围、系统性的载人深潜调查,也是“奋斗者”号首次搭载外籍科研人员下潜,新西兰科学家Kareen Schnabel和深海所潜航员邓玉清还同时成为历史上首次到达克马德克海沟最深点的女性科技工作者。

“我们运营这些‘大国重器’的立足点是开放共享。”深海所科学技术处处长蒋磊介绍,深海所发起成立了载人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推动开展载人深潜国际合作,“当前,‘两器’年度下潜次数与对外开放程度,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三亚崖州湾,投资30多亿元人民币的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是为国内外涉海高校及科研单位提供“设备共用、资源共享”的重要实验平台,拥有深海装备多功能试验水池、深海装备结构安全性试验装置等28项重点研发平台,计划今年9月投入运营。

空:发射场带动航天城建设

文昌航天发射场是中国首个滨海航天发射基地。火星探测器、月球探测器、中国空间站核心舱都在此升空。

依托文昌航天发射场,海南以“开放型”“国际化”“创新融合”为关键词,推动文昌国际航天城(下称“航天城”)“三区三链”(发射区、起步区、旅游区,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建设。

航天城内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中国首个开建的商业航天发射场,计划2024年年中首发,目前火箭固定勤务塔已搭建6层。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红建认为,海南自贸港的特殊政策,对商业航天的准入门槛、承接国际客户航天发射任务都有一定优势,正在助力海南商发的发展。

据了解,海南将提升运载火箭总装测试、综合保障等能力,统筹建设相关测控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开展各类商业发射服务,建立符合国际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特点的管理运用模式,服务国际商业航天事业。

原标题:海南自贸港打造“陆海空”开放共享科技创新高地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