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有了“主心骨”!重庆“三社”融合成为兴农样本

来源: 重庆日报

利益深度捆绑

带动专业合作社发展

“我种辣椒所需的化肥、农药、地膜等物资,都由马主任他们帮我统一采购,省了好多事。”安乡射淌村昌霖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段明发,指了指基地外摆放的中型耕地机说,“这些农机都是马主任免费给我用的!”

夔门红辣椒加工厂建立后,安乡辣椒产业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市场行情好我就自己销售,一旦行情不好,就送到辣椒厂搞加工。”段明发说,如今他每年能收入二三十万元,还增加了几个温室大棚,合作社的发展也稳步向前。

在长寿区双龙镇,小桔人专业合作社在半个月前还只经营320余亩柑橘,现在已经增加到4300余亩了!

短短时间里,“小桔人”是怎么变“大”的?

双龙镇是柑橘种植大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但以前由于技术管护不到位,大小年情况严重,亩产量均才2000余斤。2016年,在当地做柑橘种植技术指导的陈洪,与刘彪等4位种植大户达成共识: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标准,提高产业发展效益,“小桔人”自此成立。成立的第一季,320亩柑橘园,亩产量整体提升1000斤,果品品质也得到提高,收购价每斤比以前高出0.1元。

陈洪被任命为双龙镇供销社主任后,为了延伸产业链条,在他的协商下,保合村和洪岩村建起兴保合合作社及洪岩合作社,分别负责劳务服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销售。

同时,他又让镇供销社出资,入股小桔人、兴保合、洪岩3个合作社,通过镇供销社与合作社的有效整合,解决了用工难、产业质量不高、市场渠道不畅等问题。因此,有30余户大户就争相加入合作社,经营的柑橘规模也一下扩大至4300余亩。

推而广之,在全市范围内,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累计带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79万家,其中3800家合作社与基层供销社实现了股份、生产、服务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程度及农民的信任度正变得越来越高。

实地调研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青年巴渝学者高静认为,“三社”融合的过程和目标是实现“五链”的融合,“五链”即产业链、资金链、服务链、价值链和生产链,“安乡及双龙镇的案例充分表明,只有实现利益上的深度捆绑,才能真正地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资金入乡进村

缓解贷款融资难题

农业生产风险高、周期长,加上现代农业的高投入,不论是大户还是合作社,在发展中最愁的还是资金问题。

金融机构不熟悉农业生产,怕产生坏账。信息的不对称,加上缺乏抵押物,导致农户和合作社一直以来都存在贷款融资难的共问题。

“贷不到款,或放款慢错过农时,对于产业发展都是致命打击。”马泽超就多次面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困境。就在2018年重建乡供销社时,前期购买辣椒种子、培育辣椒苗,中期垫付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后期的现金收购,还有人工投入,都让他感到资金压力巨大。

正在这时,县供销社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县供销社和熟人担保下,他顺利从重庆农信公司贷款120万元,确保了乡供销社的组建。2020年8月,正值收购辣椒的时期,资金一时难以周转,县供销社又为其在银行贷款100万元。

去年11月,沙子镇黄连种植户彭华荣打算来年扩大生产,搭建大棚和烘干房,急需资金。为他提供帮助的,也正是在沙子镇供销社担任副主任的农商行石柱支行沙子分理处主任刘海荣。

“出任供销社副主任后,与农户打交道多了,对农业生产和种植户增加了了解,因此在办理信贷业务时顾虑也减少了。”刘海荣说,根据彭华荣的情况,他还为其推介更实用的信贷产品,不仅不需要抵押物和担保,还享受到4.95%的利率,较正常贷款利率低0.55个百分点。

两年,通过镇供销社,农商行已为当地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000万元,而在此前,这一数据为0。刘海荣说:“农业生产问题得到解决,农商行的业务也得到拓展,我们彼此之间实现了共赢。”

全市其他区县也进行了农村信贷产品的创新和探索,推出了“夔融贷”“兴农贷”等22款产品。重庆农商行在支持合作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信贷支持范围,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900亿元。

“信息不对称是制约金融机构对涉农经营主体放贷的主要原因。”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肖忠意表示,作为联系专业合作社和信用社的主体,供销社应加强三者深度融合,进一步缓解贷款难、融资贵等问题。

以“三社”促“三变”

重庆今年将新建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400个

3月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供销合作社获悉,今年我市将持续深化“三社”融合发展,探索“三社”融合与农村“三变”改革有机结合,推动供销社基层组织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村社共建”,新建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400个。

市供销社合作指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综合服务社是乡镇基层供销社为农服务功能在村级的延伸,2018年我市就启动了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市农村综合服务社总量达到612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6%。可为农户提供日用消费品、农村电子商务、农资供应、农技服务、农副产品购销、农机具维修、金融代办、再生资源回收等综合服务。

随着农村综合服务社的不断增多,我市部分地区探索出农村综合服务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建立股份合作的“村社共建”模式,为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服务,助推了“三变”改革。

但目前,不少农村综合服务社仍然存在基础薄弱、实力不强的问题,导致其与生产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年来,市供销合作社通过打造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发挥示范作用,促进整体服务水提高。

“去年我们新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400个,今年还要再建400个。”该负责人称,星级社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运作更成熟高效,可以为村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依托功能完善的星级社,我市将以“三社”促“三变”,助推乡村振兴。(记者 栗园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标签: 重庆消息 三社融合 兴农样本 乡村振兴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