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土耳其地震凸显建立全球性地震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来源: 环球网


【资料图】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觉珵 刘欣】近日发生的强震给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当地媒体报道,截至当地时间17日,土叙两国已有超过4.4万人遇难,这一数字仍有可能继续上升。一些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破坏性巨大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就包括土叙两国尚未建设全国性的地震预警体系。四川大学教授、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应用信息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王暾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场灾难凸显了建立全球性地震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此类系统可以提前发出预警,挽救大量生命。王暾同时表示,中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可以在联合国推进建立全球多灾种预警体系的过程中作出贡献。

王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对于全球各国而言,地震都是一种具有重大风险、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的灾害。为降低地震带来的破坏,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本国的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前几秒到几百秒发出预警。王暾说,如果土耳其已有地震预警系统,那么可以为当地民众提供宝贵的避险时间,大大减少人员伤亡。

据王暾介绍,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建立了全球覆盖区域面积最大、用户数量最多的地震预警网络,相关技术的系统可靠性和响应速度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据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此前发布的消息,在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的6.8级地震中,该所与中国地震局联合建设的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给周边康定、雅安以及成都等区域的民众争取了紧急避险的时间。据悉,预警系统在泸定地震发生时第5秒发出预警,给康定市提前7秒预警,雅安市提前20秒预警,给成都市提前50秒预警。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土耳其、叙利亚在内的不少国家尚未建设地震预警系统,跨国的、全球性的地震预警网络也还在规划之中。王暾表示,一国发生的地震经常会波及他国,例如此次震中在土耳其的地震也给叙利亚带来巨大破坏。如果地震预警体系仅由各国建立、只有当地震波波及本国时才能发出预警信息,就会导致地震预警时间减少、预警参数准确性降低、预警力度不足等问题。此外,目前国际间人员流动频繁,人们也需要国际性的网络让自己时时可以收到所在地的地震预警。因此,建立全球性地震预警系统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

公开资料显示,联合国在2015年就提出建立多灾种预警体系。2022年11月,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提出2023-2027年推进建立全球多灾种预警体系。王暾认为,由于地震的波及范围广、造成破坏大,全球性的地震预警系统可以优先开始建设,而中国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因为中国在技术上具备优势,也由于中国已有跨国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经验。

2016年,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尼泊尔科技院联合建设的尼泊尔地震预警系统网启用。2019年,印度尼西亚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建设的印尼地震预警系统启用。参与过上述项目的王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尼双方联合建设的尼泊尔地震预警系统已实现跨国地震预警,两国国内监测到的地震信息都能够向对方提供。

王暾认为,中国的过往经验、方案可以更好地服务全球其他国家,利用本国的技术和资金,帮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防灾减灾署等国际组织推动各国建设地震预警系统。此外,中国也可以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召开的相关国际会议,进行经验和技术交流,推动建立跨国地震预警信息交换的技术和行政机制。王暾认为,相关工作将成为中国支持联合国建立全球多灾种预警体系,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重要内容。

标签: 地震预警 预警体系 成都高新 环球时报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