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疏通“毛细血管 深入推进背街小巷改造

来源: 贵阳日报

背街小巷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连接着居民小区和主次干道,一直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今年,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对500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过程中,进一步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背街小巷改造改进小区院落里

排水管网疏通、地砖铺设完毕、墙面粉刷一新、架空线缆捆扎成束……这是记者6月7日在云岩区吉庆巷13号院落见到的场景,对比两个月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吉庆巷是条连接威清路与鲤鱼街的小巷子,全长近200米,巷子最窄处仅有1米宽,周边全是老旧居民区。今年4月,因吉庆巷13号院落花坛下方的化粪池盖板出现损坏,导致该花坛发生下陷。

“这几年,贵阳市好多背街小巷都得到了提升改造,我们院落的居民也特别希望这里能改一改。”家住吉庆巷13号院落4单元的吴先生说,他在这里住了30多年,虽然周边生活还算方便,但进出道路等基础设施比较陈旧。

云岩区威清门街道办事处和云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了解到居民的诉求后,立即将其列入今年云岩区背街小巷改造的名单中,并举行“坝坝会”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经过大家的商讨,决定对老旧化粪池、院落绿化景观、道路路面进行提升改造,同时还对架空综合线缆进行治理。

“我们结合该处老年居民较多的特点,打造城市口袋体育公园,将此处变成小区居民的运动场地。”威清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谢飞介绍说,除了城市口袋体育公园,该处还将设置摩托车集中充电桩和微型消防站,改善摩托车乱停放的问题,提高老旧小区抵御火灾风险能力。

据悉,吉庆巷13号院落改造提升后,还会新增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等便民设施,满足附近居民的健身需求。

背街小巷改造改善交通“微循环”

“这片终于能清净了。”近日,家住贵阳经开区西江巷的刘莉得知西江巷今年将进行背街小巷改造后高兴地说。更让居民们高兴的是,改造后的西江巷将恢复连通长江路和盘江南路,今后开车再也不用绕路了。

西江巷是一条长约200米、平均宽9米的小路,小路两边是企业的宿舍区。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宽敞的路面上,车辆随意停放、各种商贩占道经营,显得十分混乱。这条小路连接着长江路和盘江南路,但几年前位于长江路上的雅泽酒店修建时,将西江巷连接长江路的区域施划为酒店停车区。此后,西江巷成为“断头路”。经开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专班和属地街道办曾多次与酒店协商恢复道路通行,但效果不佳。

6月1日,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背街小巷改造专班、经开区相关部门和酒店再次召开协调会,最终酒店同意取消停车区。随即,经开区各部门联合执法,清理了规划市政道路内违规停放车辆,拆除违章拦车杆、违法建筑等。

西江巷打通后,将恢复连通长江路和盘江南路,极大缓解长江路口和珠江路口的交通压力,方便周边3万余名居民出行。

经开区开展背街小巷改造以来,致力于疏通城市交通“微循环”,已改造完成长80米、宽3米的西锦巷,让从西南环线前往香江路的车辆不用再绕行黄河路,比以前节约10至15分钟的车程;正在改造中的通河巷,以及即将开工的清水江路34中支路,完工后都能让辖区交通更顺畅。

背街小巷改造改出经济新业态

今年5月份以来,不少市民点赞提升改造后的花溪区十字街。十字街片区位于花溪区传统核心商业区,最被人们所熟知的就是花阁路到滨河步道一段,这里承载着很多市民的记忆。

十字街片区中的上花阁路、下花阁路、河边路、桂花巷等背街小巷,经过花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其进行地面、墙面等提升改造后,不仅让人眼前一亮,更是让小巷焕发了生机。

每天下午4点10分左右,家住十字街片区龙腾小区的孙珍芳都会到河边路的花溪区幼儿园接孙女放学。

“河边路经过改造后更美了。”孙珍芳说,最直观的就是淡青色的墙面上的藤蔓类植物特别有韵味,浅灰色的青石板上还专门摆放了颜色鲜艳的三角梅等花卉。

“这条路原来没有休息的地方,现在修建了造型别致的椅子给游客和市民使用,非常贴心。”孙珍芳说,有时家长们来早了,就会在椅子上坐着,边聊天边等孩子放学。

下花阁路改造完成后,成为十字街的“展示中心”,不仅拥有目前辖区内唯一的裸眼3D大屏,还集合了特色旅游商品、文创孵化基地等特色业态。

贵州大学大三学生王珂说,自己就是花溪本地人,如今很多小巷重新铺设地面、统一更换门头,墙面的文创彩绘充满潮流感,一些小店既时尚又有烟火气,她和同学每到周末都喜欢在这里逛逛。十字街周边的一些文创小店店主表示,以前十字街主要是靠美食揽客,现在文创店的生意也不差,周末人流量大时,每天能卖出上千元。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汤利

标签: 背街小巷 毛细血管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