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亮点!武汉最新方案出炉:今年打造100个席地而坐示范区

来源: 楚天都市报

近日,武汉市发布《2023年武汉市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十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着力提升功能品质,精心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城市的具体行动。

改造提升120个微型公共空间

针对城市风貌彰显不足、亮点片区引领不够,武汉市将持续推进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开展街镇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实施“见微知城精致武汉”计划,采取“小切口、微改造、精提升”方式,围绕城市街头巷尾的零星地块等120个微型公共空间实施人性化、品质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营造安全开放、功能复合的特色空间。


(相关资料图)

同时,聚焦主干道边、景观路边、居民区边等“三边”,整治100处空置地块市容环境,打造一批便民场所和地标景观,实现“变废为宝、一地一景、各显其美”;深化“双百”创建活动,定期开展“城市体检”,打造100个精细化管理示范片区,滚动整治100个问题集中点位,树立标杆典范,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品质。

打通断头路20条建充电桩6万个

武汉将进一步推进市政设施管理规范提质,推进街景要素规范整治,推动空中管线入廊入地,既有道路范围内架空管线逐步实施入地敷设,推进箱柜退室入院以及杆、牌、箱柜应减尽减,进一步推广“多杆合一”智慧灯杆,减量改造道路立杆,完成60条道路箱柜美化,整改更换井盖3.58万个。

提升便捷出行品质,打通断头路20条,提升慢行交通设施146公里,实施道路无障碍设施改造建设70公里,各区每年改造完成非机动车示范路不少于10公里,修复人行道20万平方米,进一步满足新能源汽车补能需求,建设充电桩6万个,新建集中式充电站200座、换电站55座。

打造100个“席地而坐”示范区域

在环境卫生管理精细化方面,实施交通枢纽、城市商圈、建筑工地、水域岸线等薄弱区域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深化清洁家园周末大扫除,提升城市整体洁净度,打造100个“席地而坐”示范区域,全市街道(乡镇)洁净率达到60%,道路、城镇公厕洁净达标率分别达到90%、98%。

同时,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能力,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4500吨/日,新增厨余垃圾处理能力1000吨/日,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500个,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建设武湖等14个湿地公园

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添绿增景工程,拓展城区绿化空间。建设小微湿地10处,建设武湖、豹澥湖等14个湿地公园,建设改造沙湖公园、后襄河公园等17个城市公园、郊野公园3个、口袋公园80个,打造“千园之城”。

同时,实施扮靓街区行动,建设绿道100公里、林荫路100公里,打造花景大道10条,提升花漾街区15个、花田花海300公顷,完成100个老旧小区绿化提升,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多环境优美的休憩活动空间。

每年提升100条路段门面招牌

按照“规范、提质、简约、美观”要求,武汉将以253条主次干道、景观路段、核心商圈、窗口地带、旅游景区等为重点,集中开展建筑外立面整治提升行动,清洗立面脏污、清理屋顶杂物、拆除乱搭乱建、提升景观亮化、绿化立面空间。实施户外广告招牌规范提质,每年提升100条路段门面招牌。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万吨/日

在水域治理提能方面,武汉将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幸福流域”,继续高水平打造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新增江滩12公里、滨江碧道11.4公里,提升滨江临河环境。推行河湖健康“体检”,创建“美丽河湖”,争创省级、国家级美丽河湖;创建“幸福河湖”,打造一批示范性幸福河湖,彰显武汉山水相依、城水交融的自然禀赋。持续提升城市排涝能力,推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溢流污染治理能力,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万吨/日,新建排水管网100公里,实现初雨调蓄能力80万立方米和日处理能力100万立方米。

完成260个老旧小区改造

武汉今年将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打造汉阳知音东苑等5个老旧小区成片改造示范点,完成260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管理,强化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和使用监管长效机制。积极申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因地制宜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提升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与服务质量,居民自管和社区代管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60%和80%;持续开展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监督检查和物业服务质量考评,评选“十优满意小区”“十差不满意小区”,促推物业企业规范服务行为、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小区居住环境。

禁止在四环线内新建搅拌站

根据该《实施方案》,武汉将从严查处随意打围、超期打围、围而不建、建成不拆、长期占压道路等违规行为,开展“马路拉链”综合治理,实施占道施工计划管理,同一年度内同一路段最多挖一次。提高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绿色生产水平,禁止在四环线内新建搅拌站,推进已建的6家搅拌站达到绿色生产星级标准。

开展工地“净尘降噪”,压实工地建设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工地内部道路及出入口硬化、洁化措施,施工期间实行喷淋作业和裸土覆盖,工地周边实时监测噪声污染,打造一批“最干净建设工地”。

完成武钢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持续开展“蓝天保卫战”,加强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科学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强化臭氧污染防治,开展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潜力调查,推进化工、工业涂装等行业持续实施VOCs治理,完成宝武集团武钢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加强夏秋季臭氧污染管控和冬春季颗粒物污染管控。

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2万个

针对交通秩序堵点多、乱点多,强化交通源头管理,建成微循环道路100条,整治市民反映强烈的交通堵点10处以上,优化调整30个精细化路口,持续巩固203条停车严管道路,在全市范围内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2万个,提高道路通达性。有序将共享单车总量减少至市场容量评估范围内,采取增划停放点、电子围栏、禁停区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管理。(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实习生 蔡金利 王林艳)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