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不涨价”背后的中国制造 环球看热讯

来源: 人民网


(资料图)

一根冰棍从几毛钱涨到几元钱,一碗面从几元涨到十几元,打火机却仍是一两元的零售价。很少有人留意过,塑料打火机的价格20年来几乎没变。中国打火机年产量达150亿只,占全球总销量的七成左右。更鲜为人知的是,仅湖南邵东去年打火机出口量就达35.2亿只,占同期全国打火机出口总量的50.1%,这个地处湘中腹地的小城还有“打火机之都”的美誉。人们不禁好奇,廉价的打火机背后,究竟有啥赚头,邵东还把它做成了支柱产业?

邵东并非中国打火机产业最早起步的地方。上世纪90年代,打火机产业首先落地东南沿海一带。进入21世纪,随着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和用工成本不断上升,邵东抓住机遇,让打火机产业在当地扎下根来。

针头线脑,积少成多。利润再低,只要规模够大,也有的赚。打火机低廉的售价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低端制造”的印象,但其制造过程一点也不简单。按手、风罩、滤芯、调火环、皮垫等30多个配件,经充气、试火等多项工序,再通过温度试验、循环试验、压力试验、跌落试验等十几道测验才能出厂。更重要的是,这套流程下来,成本要控制在3毛钱以内。极致性价比让潜在竞争者进入这一产业时面临很高的门槛。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塑料打火机却维持着20年前的售价,邵东的打火机厂商也屹立不倒。

抱团取暖,握指成拳。一些地方微利产业长期保持竞争力的一大难关,就在于相关企业缺乏资金投入研发与创新,导致很容易被替代。2009年,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邵东6家打火机出口企业和5家配套企业携手组建了统一研发、注塑、检验、销售的电气集团,企业每年投入2000万元攻关技术,迄今拥有发明专利等数百项知识产权。在十几年的发展中,邵东还生长出上百家打火机供应链企业,形成了完整产业链。防风打火机、直冲打火机、砂轮打火机等不同类型数百个型号的打火机,每个型号需要几十个配件,在邵东,这些零配件都能在30分钟车程内迅速送达。创新的耕耘与积累标刻着小城谋求长远的执着与耐心,集聚式发展也构筑起深广的护城河。

丰富产品,提升上限。把成本控制做到极致,也意味着继续挖掘的利润空间已经不大。在稳住“基本款”优势的同时,邵东打火机产业着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近年来,邵东出口打火机的数量基本稳定,但出口额每年有20%左右的增长,原因就来自产品结构优化带来的价值增长。以前邵东主要出口1元打火机,如今通过及时转型升级、丰富产品功能等途径,主推价格更高的产品,既避免陷入同质化和价格“内卷”,又提升了利润“天花板”。

从街边便利店最不起眼的1元打火机做起,硬生生在缺乏资源禀赋的条件下培育出一个支柱产业,邵东打火机的故事带来启示:依靠政府、企业家、技术人才和工人的通力合作与辛勤付出,在研发制造上下足功夫,延伸小商品价值链,一定能擦亮更多“中国制造”的名片,拓宽中国制造在全球消费市场的空间。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