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报】艺术|书画收藏之“藏”,有这些讲究
2023-04-05 11:59:27 来源: 青瞳视角
书画收藏的“收”,主要是解决鉴定问题,收什么、不收什么,多有人谈及。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论及书画收藏之“藏”。倘若只知“收”,而不知“藏”,那将会功亏一篑。
书画属于纸绢类文物,纸绢类有机物的寿命有如俗话所说:“纸寿千年绢八百”,作为书画的载体——纸绢到了一定的寿限,就会自然剥落或糟朽,这件艺术品就将随之消亡。那么,如何延长书画藏品的寿命,就必须以科学的方式进行保管。
(资料图)
其一是保存材料。有不少收藏者错误地认为,应当用塑料布封存书画的方式来防潮,将书画锁在保险柜里防盗。这样的结果必定会导致书画受潮、霉变,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相对湿度的变化,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升高,书画的潮气散发不出去,聚集在塑料布或铁柜里,这是霉菌及书画害虫产生和繁殖的基本要素。一些收藏者将书画密封在塑料袋里,又锁在铁柜里,经过一个梅雨季节后,打开一看,全都起了霉斑。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请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专家来进行化学处理,降低损失。
较严格、规范的包装书画的手段是,以棉布制成的画套或棉纸包裹书画,将书画置于木匣或木盒里,存放在木柜或木箱里,木材以樟木为最佳,用一般的木材也可以,但木材必须作过防虫处理,在木匣、木盒里应放一些樟脑等天然植物制成的防虫、驱虫药。这些药物不得直接接触书画,必须用透气性能较好的纸张包裹,以防药丸挥发后留下痕迹,污染藏品。
危害书画最常见的蛀虫是蠹鱼,学名毛衣鱼,该虫行动敏捷,在温暖的房间内终年可活动繁殖。成虫耐饥能力强,无食可活300—319天。成虫和幼虫以纤维类材料为主,因此对绘画类文物的危害很大,收藏者一定要重视害虫的防治问题。在书画的柜内及周围不要存放食物,防止昆虫、老鼠接近文物。此外,还必须注意的是,如果立轴的地杆是用松木制成的话,必须经过除油处理,否则渗漏的植物油会污染画面。
其二是保存环境。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及光照等。博物馆保管书画的最佳环境是恒湿恒温,温度在18摄氏度左右(正负为2摄氏度),湿度在55%(正负为5),这样的温湿度不易于蛀虫及霉菌的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都会对纸绢造成伤害。当然,家庭如果没有恒湿恒温的设备,其收藏条件很难天天达到这个标准,可将藏品柜、箱置于通风处,温湿度不能差之甚远,温湿度的变化不能过大。保存书画以无光为宜,尤其要避免红外线和紫外线直接照射,因为紫外线能引起纸张脆化,使绘画颜料退色,减少书画的寿命。有些负面影响不是当时就能显现的,很可能在若干年之后才会出现。
另外,书画的保存环境要保持洁净,因为灰尘是一种固体微粒物,多数带有棱角,飘落到书画上,轻则磨损纸张表面的光泽,重则会使纸张表面划伤。灰尘自身带有酸碱等化学物质,它还会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形成带有较强腐蚀性的颗粒物,如果飘落到书画上,会腐蚀纸绢材料,加速其变质过程。灰尘还是霉菌孢子的携带者与传播者,如果含有这些霉菌孢子的灰尘落到书画上,遇到合适的温湿条件,霉菌就可能生长,从而对书画造成危害。由此可见,对书画保存环境的防尘、除尘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书画保存环境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空气污染物。最常见的环境气体污染物有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它们均会影响纸绢的强度,使纸绢脆化。空气污染问题不是孤立的,因此,书画的保存应尽量远离化工厂等易产生污染的地方,尤其不要在下风口。
其三是使用方式。书画的使用主要是观览,通常,在家里尽量不要长期张挂百年以前的书画,每年在秋日里悬挂三日,通风凉凉即可。经过实验,一张纸本绘画悬挂在墙上的寿命大约20年,此后,就要靠不断地进行修补使之“苟延残喘”。百年以后的书画每年以张挂数日为宜,千万不要让太阳直射画面,室内照明用无红、无紫的灯光为佳。如果是镜框装画,在潮湿季节要注意是否起霉斑,一旦发现,可请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处理。
南宋赵希鹄是赵匡胤的第九代孙,他在把玩古书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著成《洞天清禄集》(一卷),对观赏古书画提出诸多的环境要求,如展玩古画应择干爽之日,室内不可焚香,“一屋止可三四轴,观玩三五日,别易名笔,则诸轴皆见风日,决不蒸淫。又轮次挂之,则不令惹尘埃……用马尾或丝拂轻拂画面。……一画前必设一小案以之。……”充分体现出一位贵族享受艺术的生活方式是多么的优雅和精细,书中关于保护和装裱书画的经验之谈一直沿用至今,作者还专事记述了诸多名家用印的规律和特点及作画的一些妙法。
其四是登录。登录的形式因人而异,个人收藏书画,超过10件就应当进行登录管理,登录的12个要素是作品的编号、时代、作者、名称、质地、尺寸(包括内外尺寸)、来源、画心状况和装裱状况、鉴定意见、发表和参展记录、存放地、照片等。一旦遇到意外,这些记录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单位收藏在此基础上的信息应当更多一些,如修复记录、展示记录、借阅记录等等,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份完整的档案,必须账本、卡片、实物一致。目前,电子信息手段已十分普及,均可以电子账和纸本账并用。
所有纸绢类文物和档案的保护、使用方法在原则上是基本相同的,可举一反三,因为其材质是一样的。
文/余辉(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编辑/韩世容
标签:
为您推荐
精彩放送
热门文章
-
创新赋能 砥砺深耕 阳光财险荣获《中国银行保险报》三项大奖_环球快报
-
雍禾医疗,静待自己的“周期共振”_环球新视野
-
世界滚动:长虹美菱2022年年报:三箭齐发 营利双增
-
库迪咖啡全面提价?客服回应:4月起部分地区产品确已涨价
-
全球快播:机构投资家|中国移动包揽邮储银行450亿元定增
-
焦点讯息:光明乳业与“星星的孩子”逐光同行,用爱照亮美好未来
-
今日播报!保险观察|中国人寿“八大工程”布局 白涛看好2023年人身险市场
-
新单保费大增、内含价值破两千亿,太平人寿高质量发展再进一步 快看点
-
今日播报!煤场截断万亩林场水源,林场主跪地求供水
-
等待IPO四年之久,顺德农商行上市之路变顺了吗?-天天热议
-
保险观察|中国太保:2022年“期末考”喜忧参半|全球新视野
-
每日速读!擅自拨付商品房预售资金 湖南暂停与渤海银行资金监管合作
精彩图片
热文
-
2023年04月05日全国土杂猪生猪价格行情涨跌表
-
2023年04月05日全国内三元生猪价格行情涨跌表
-
2023年04月05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行情涨跌表
-
巴拿马以南海域发生6.4级地震
-
天天热文:以色列军警和巴勒斯坦民众在阿克萨清真寺发生冲突
-
【世界快播报】特朗普支持者和反对者在法院外对峙
-
全球看热讯:俄方称不应对“北溪”恢复供气过于乐观
-
特朗普庭审细节曝光!对34项指控表示不认罪,说了这些…… 全球实时
-
看点:易方达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暂停机构客户大额申购及大额转换转入业务的公告
-
环球焦点!易方达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暂停机构客户大额申购及大额转换转入业务的公告
-
关于东方金元宝货币市场基金销售服务费率优惠的公告
-
易方达新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恢复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业务的公告
-
环球简讯:摩根士丹利华鑫纯债稳定增利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一次收益分配公告
-
全球热文:突然!日本这里,1.8亿粒扇贝死亡!
-
美媒:主审法官没有对特朗普发布“禁言令” 当前视讯
-
美国总统拜登批准阿肯色州重大灾难声明_天天观速讯
-
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将再遭恶劣天气袭击|环球观焦点
-
当前消息!筋膜炎怎么治疗最好_筋膜炎怎么治疗
-
外媒:特朗普被正式拘捕,成为美国历史第一位受到刑事罪名指控的前总统
-
快讯!英媒放出特朗普出庭时第一张照片,“他和律师团队坐一起” 全球聚焦
-
环球今热点:快讯!外媒:特朗普已离开法庭,没有发表评论
-
快讯!美媒:特朗普案下一场他本人出席的听证会定于12月4日举行 当前速递
-
外媒:起诉书公开,特朗普面临34项重罪指控,最高刑期可达136年
-
观天下!备案?一篇文章就足够了!
-
博物馆女服务员抠鼻孔后继续卖冰淇淋?回应:游客有问题可向馆内反映
-
俄媒:卢卡申科将访俄与普京举行会晤并召开会议-当前热讯
-
当前消息!美议员:美国硅谷银行倒闭带来的后果远未结束
-
每日速读!俄媒:普京将召开俄联邦安全会议,讨论“公投入俄”四地执法问题
-
马来西亚废除强制死刑,法官可于裁量权内选择不同的刑罚 每日信息
-
土耳其外长:合作打击恐怖主义是瑞典“入约”前提条件_世界快播
-
科普:开花植物可能帮助蚂蚁走出森林 天天即时
-
【播资讯】白俄罗斯总统将于4月5日至6日访问俄罗斯
-
美国中央司令部:美军在叙利亚打死一名极端组织ISIS头目-焦点
-
最新消息:菲律宾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
约旦外交大臣:反对针对巴勒斯坦的单方面措施和暴力行为
-
全球报道:菲律宾东部海域强震引发海啸预警
-
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乐陵市市中街道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
快消息!2022年我国太阳能资源为偏大年景
-
全球关注:叙利亚外交部发表声明 谴责近日以色列频繁敌对行为
-
当前短讯!普京:西方制裁将长期存在 俄需制定中长期转型规划
-
泰国警方:中国女生在泰遇害案还有第四名嫌疑人
-
商务部:高度关注澳方加严对中企赴澳投资经营审查-环球今日报
-
伊朗时隔7年多重新向阿联酋派大使_焦点短讯
-
信用卡停息挂账后销户吗?再次逾期怎么办?-全球最资讯
-
网贷停息挂账分期偿还可以吗?影响信用吗? 当前观点
-
国家文物局开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新工作
-
世界观焦点:斯诺克世锦赛资格赛:傅家俊止步首轮面临降级
-
外媒:克宫表示将就芬兰加入北约采取反制措施|全球聚看点
-
肯尼亚总统呼吁非洲团结一致应对气候变化
-
欧盟-美国能源理事会召开部长级会议-世界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