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随便给历史人物下定义,比如朱元璋|世界信息

来源: 顶端新闻

(寺庙)


(资料图片)

朱重八返回皇觉寺敲钟的第三个年头,他小时候在孤庄村的玩伴汤和给他写了一封信。

朱元璋的家乡,是安徽濠州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而汤和的家乡,则是濠州凤阳广德乡东湖村人。

这个东湖村和孤庄村,离得并不算太远,所以作为同龄人的朱重八和汤和打小就认识,属于是那种光着屁股长大的玩伴。

由于朱重八同志后来做了皇帝,所以很多人会对朱重八童年时的这一段经历进行司空见惯的牵强附会,说朱重八出生的时候屋子里冒红光,说他出生之后就异于常人,说他气度不凡有威仪,说这孩子打小就有王者气度。

翻遍史书,你会发现史官们对于很多皇帝的记载,是出奇的一致的。

某位皇帝出生的时候打雷,某位皇帝出生的时候闪电,某位皇帝出生的时候河水奔流,某位皇帝出生的时候铁树开花。

反正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告诉你,这个人的出身,他和别人不一样。

朱重八同志的出生,当然也很不一样,据说他出生的时候红光照室,场面相当壮观,以至于邻居们以为老朱家着火了,连忙跑过来救火。

虽然说这些史料的记载大多出自正史,但是很显然,可信度并不高。

因为伴随着帝王们出生而产生的种种异象,无非是为了给你一遍一遍的加深印象,告诉你这个人的一切,都是为了做皇帝而准备的。

我曾经看过很多演绎朱重八的电视剧,无一例外,在描述朱重八的童年时代时,总是会想当然的把他定义为一个天生就具有领袖气质的人,比如说朱重八小的时候是个孩子王,几个村的孩子都把他当大哥,听他的指挥,朱重八更是打小就喜欢扮演皇帝,然后让这些小朋友扮做将军和大臣,从而体现出朱重八的与众不同。

事实上,有关这样的记载,它不是野史,就是坊间传闻,因为朱重八同志小的时候是一个十分内向,还稍微有点自闭的人,为贫穷所困扰,因家贫而胆怯,他必然不是那种天生就具有领导力的人。

您要说孩子王,反倒是汤和这个人打小就展示出了一点异于常人的特质。

(汤和 画像)

这个汤和,他小的时候和朱重八等一票小朋友玩的时候,时常跨马持槊,指挥群童,那派头那就别提了。

成年之后,汤和也仪表不凡,身高足有七尺,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一股狠人的气息,而且他这人还挺聪明,不仅擅长谋略,还十分有远见。

郭子兴起兵的时候,汤和认为时机已到,立刻带着同乡几十号人去投奔了郭子兴。

汤和在郭子兴的帐下作战相当勇猛,从牌头升到百户,从百户升到万户,那升职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你看,汤和在郭子兴的队伍里混的挺好,他这人比较念旧,所以立刻给自己的幼时玩伴朱重八写去书信一封,表示做和尚没前途,兄弟你不如来跟我参加义军,不仅福利待遇很好,五险一金,四菜一汤,最关键的是有发展前景呀。

朱重八打开书信一看,不免有些心惊肉跳。

虽然说这两年红巾军遍地都是,朱重八就算是没吃过猪肉,那他也见过猪跑,但问题是,看别人起义造反是一回事儿,自己参与进去,则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很多小说或者电视剧演到这里的时候,朱重八前脚收到汤和的书信,后脚他就操起家伙事儿去投奔义军了,表现出了朱重八的勇敢无畏,天生就要干大事儿,以及他反抗大元朝廷的彻底性。

作为看客,我们当然希望朱重八可以抓住这次机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至于在寺庙里一辈子打长工,再者说,朱重八如此默默承受苦难,承担生活对他的折磨,命运对他的戏弄,他为的不就是这一天么?

站出来,勇敢的选择自己的命运,只有这样,你朱重八才有光明的未来。

一切似乎水到渠成,但问题是,这个时候的朱重八还真就有点无动于衷。

(犹豫不决)

看罢汤和的书信,朱重八一言不发,他取来烛火将这封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门票付之一炬,然后接着在皇觉寺里撞他的钟。

是的,造反起义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而往往是要经历巨大的内心挣扎的。

朱重八从来不是英雄,不仅不是英雄,他本人还很普通,相当普通,他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位,从小到大,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或者是任何一段记载可以表明朱重八注定是要干大事儿人,所以面对汤和的邀请,朱重八会拒绝,会犹豫,那才是正常的。

当年陈胜吴广起义,是因为延误了徭役,反不反都是个死,昔年黄巢领兵杀入长安,是因为这哥们考试考的心态有点崩了,所以造反起义,不是亡命之徒,或者说是逼上绝路了,那是干不出来的这种事儿的。

反观我们的朱重八同志,他现在在皇觉寺里已经混成了老员工,日子要比以前好上不少了,他不用再干那么多活儿,也不再任意受人欺凌,闲暇时间,他还会读两本佛经来陶冶一下情操。

和那些因病因饿因伤而死的人相比,朱重八对现状已经很满足了。

造反?起义?那危险系数多大啊,古来功败垂成者多而功成名就者少,你让我去造反,那不就是让我朱重八拿现在安稳的生活,去换一个不确定的明天么?

所以,朱重八没有答复汤和,或者,他已经委婉的拒绝了汤和。

哥们你的青云路我不羡慕,我自己的羊肠小道我走的也挺好。

朱重八想要就这么平平凡凡的过小日子,但问题是,总有人不想要让他舒坦。

汤和给朱重八写信这件事儿,很快就被寺庙里的几个和尚们知道了。

这几个和尚一合计,认为朱重八有勾结红巾乱匪的嫌疑,于是打算到官府去举报朱重八,看一看能不能换点赏钱。

这回,可以说是芭比Q了。

突然的变故封死了朱重八所有的退路,他现在在皇觉寺里坐以待毙也是死,出去投奔红巾军横竖也没多少活路,既然如此,还不如选择后者,至少或生或死,还多少由自己所掌握。

茫茫深夜,朱重八没有收拾行囊,过去有关他的一切被永久的搁置在了皇觉寺中,他略带迷茫的离开那个皇觉寺提供给他的四面漏风的柴房,终于走上了起义反抗的道路。

(红巾军)

由于书信已经被朱重八给烧了,所以朱重八刚到濠州城下,就被守城的士兵给拦下了。

士兵问他你干嘛的,朱重八说他是投军的,士兵说你这不扯呢么,现在濠州城附近都是元兵,濠州危在旦夕,你说你来投军,我看你像是元兵派来的间谍。

还没等朱重八解释,元兵的猪蹄十字扣可就给朱重八捆上了,请了令旗,想要砍了朱重八的脑袋领赏。

一般来说,在这个时候,主角不是靠着惊人的口才说服对方,就是扮猪吃老虎,临到被砍头的时候突然虎躯一震,挣脱绳索,然后摆个潇洒的姿势,扬长而去,要么就是碰上有人来劫法场,嘴里喊着刀下留人。

然而这个时候的朱重八,可以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没人愿意听他解释,他也不是那种紧急关头还会留一手的狠人,所以如无意外,朱重八将会死在这么一个无名小卒的手里,同时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也会变成一个无名小卒,或者是一具无名的尸体。

是啊,就算没有他朱重八,也有李重八,张重八,但好在,这个时候郭子兴及时赶了过来。

郭子兴当然不是专门奔着朱重八来的,因为在此前,他也不认识朱重八。

郭子兴出来溜达,完全是一个随机性的小概率事件,他恰好骑着马到城门口,恰好撞见了脖子要挨一刀的朱重八。

朱重八的长相倒是不怎么样,但朱重八当时的神态却让郭子兴大为震惊。

(郭子兴 形象)

屠刀高悬头顶而面不改色,反而眼神中充满了坚毅,这一看就是个狠人啊。

朋友们,马上要死了还能这么平静,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我们时常说,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几个字打出来很容易,但只有真正经历过泰山崩塌的人,才知道面不改色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郭子兴认为朱重八不一般,于是立刻叫停了行刑,把朱重八给捞了回来,返回军营一证实,这哥们果然不是元兵的探子,而是万户汤和拉拢过来投军的。

有惊无险,朱重八就这么入伍了,正式成为了一名红巾军。

您还别说,这个朱重八同志,他当兵还是一块好料的,打仗勇敢,头脑灵活,而且由于在寺庙里待过挺长时间,他还粗通文墨,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知识分子,所以工作没多长时间,郭子兴就把朱重八调到了自己的身边,担任他本人的机要秘书。

冥冥之中,这个四处流亡的小和尚的命运,开始流转变化,在红巾军的营帐里遥望满天星光,回忆起孤庄村那一间低矮破败的茅草屋,朱重八第一次感觉到了,他在这个世界的微小存在。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