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文:一棵小海藻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 打破国外垄断进击千亿产业集群

来源: 齐鲁网

港口雄开万里流|一棵小海藻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 打破国外垄断进击千亿产业集群

编者按:8月16日,“港口雄开万里流”网络主题活动在山东青岛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山东省委网信办、上海市委网信办、江苏省委网信办、浙江省委网信办、福建省委网信办、天津市委网信办、河北省委网信办、辽宁省委网信办、广东省委网信办、中国经济网主办,山东线活动由齐鲁网·闪电新闻、山东省港口集团承办,青岛、日照、临沂、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威海、滨州等10市党委网信办协办。


【资料图】

8月16-19日,活动将深入山东各地通过挖掘港口这一发展引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鲜活呈现十年非凡成就。闪电新闻客户端将推出“港口雄开万里流”系列报道。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7日讯 火腿肠、冰淇淋、啤酒、面包……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食物却都与“海藻”密不可分。原来在这些食物的加工过程中,都需要一种食品添加剂——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多糖,它具有稳定、易溶解、增稠、安全等一系列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药物制剂、印纺工业等领域。

8月17日,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国际在线等近30家中央、省、市级网络媒体组成的“港口雄开万里流”采访团走进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感知明月海藻深耕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和科研成果。

在中国海藻科技馆,明月五彩文旅集团总裁尹杰向“港口雄开万里流”网络主题采访团记者介绍相关情况。(记者 修泽旭)

“也许您并不知道,很多火腿肠中的白色物质其实并不是脂肪和肥肉,而是海藻酸钠。海藻酸钠能够有效改善肉制品的品质,在肉类制品加工过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替代部分脂肪,降低约50%动物脂肪的用量,形成健康低脂的特点。”在明月海藻集团的海藻科技馆内,火腿肠、冰淇淋、啤酒、面包等食品类展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而得知这一“真相”后,很多人直呼确实涨了知识。

这只是海藻酸钠的一个应用。在医药领域,组织工程级别的海藻酸钠更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高技术纯化手段,它的附加值甚至可以提高数万倍。

一棵小海藻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 进击千亿产业集群

拥有五十三年历史的明月海藻,曾是一家在生产“碘、胶、醇”等传统海藻提取物中遭遇发展瓶颈的老牌国企。

1998年,张国防以“救火队员”的身份来到了青岛明月海藻集团的前身——黄海海藻工业公司。而黄海海藻工业公司的前身是1968年成立的胶南县海洋化工厂。

1982年,“明月牌”商标被注册;1983年,胶南县海洋化工厂更名为“黄海海藻工业公司”,在那时工厂的年制碘量就达到了40吨;1998年公司开始实行改制;2004年组建成现在的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

在成立后的几十年里,这种碘、胶、醇的“老三样”旧套路一走就是几十年。1999年,张国防推动“明月”首次尝试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建成了第一条食品级海藻酸钠生产线,开始了向高端发展的第一步。最初,“明月”的液相提取海藻酸钠一直用于传统仿生食品的制作,市场容量有限。经过充分市场考察论证后,张国防发现,海藻酸钠在食品应用领域具有天然优势,便组建了一支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销售和客户服务队伍,开发了其在冰淇淋、果冻和奶品中的应用,使液相海藻酸钠的市场容量实现翻番。当年完成销售收入1.2亿元、工业增加值3000万元、利税560万元,较1998年业绩取得了翻番的“好成绩”。

明月海藻,以碘起家,向“海藻”图强,从“一棵小海藻发展成为一个大健康产业”。如今的明月海藻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以大型褐藻为原料提取海藻生物制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海藻活性物质的深度开发和应用,拓展出现代海洋基础原料产业、现代海洋健康终端产品产业以及海洋健康服务产业三大业务板块,成为一家高层次、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百亿级蓝色经济强企。预计到2025年,明月海藻自主健康产业要做到100亿元以上,到2030年打造形成为千亿级海藻健康产业生态集群。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德蒙向“港口雄开万里流”网络主题采访团记者介绍超纯海藻酸钠在组织工程材料领域的应用。(摄影记者 修泽旭)

超纯海藻酸钠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可开发肿瘤用药

在明月海藻集团的海藻科技馆内,一种按“克”卖的白色粉末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白色粉末1克的售价可超过1000元,比黄金还贵。这是从天然海藻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开发治疗肿瘤、糖尿病、心衰等国民重大疾病的高端医疗器械,并已陆续进入临床试验及应用。

“国内海藻酸钠产业面临着‘只大不强’的局面,低纯度的海藻酸钠虽然产量很高,但它更多的只是作为产业链的转移,其附加值和下游运用相对来说都比较低端,因此不能算是一个优势性的产业。我们想做的是超纯度海藻酸钠,主要研究它在医药领域的运用”,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理化改性研究室副主任张德蒙博士对记者说,“十几年前,我们国家的超纯度海藻酸钠有标准无产品,想要大规模使用只能依靠进口,同时还要面临国外有限的产能、高昂的售价以及一系列技术垄断,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下游产业的发展”。

在中国海藻科技馆,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实验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摄影记者 修泽旭)

为了打破这种困境,明月海藻集团的技术团队开启了艰难的科研攻关。经过不懈的努力,团队终于在2021年9月迎来了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的CDE登记备案,这标志着体内植入级海藻酸钠打破国外垄断,正式开启了国产化之路。

从2018年起,明月海藻就在原有海藻酸钠材料的工程化制备经验基础上开始了工程技术攻关及建设。经过2年工程技术攻关及建设,2020年7月,国内首条年产200公斤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生产线建成,并于8月顺利投产,成为国内首家具有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生产能力的企业。

此前,美国IFF公司旗下Novamatrix系列超纯海藻酸钠是全球唯一商品化的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非无菌产品售价109美元/g,无菌产品售价更是高达878美元/g。明月海藻集团超纯海藻酸钠的产业化,解决了超纯海藻酸钠供应长期受美国公司“卡脖子”的现状,不仅有效填补国内空白,还消除了国内2008年至今有标准无产品的尴尬。

超纯海藻酸钠

作为优异的海洋生物材料,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可开发出用于治疗肿瘤、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及生物医药制品,此前,下游企业因受制于原料供应,仅能开展临床前研究,无法申报临床试验。

目前,超纯海藻酸钠生产线设计产能每批次2公斤,年产能为200公斤,可满足100万人份肿瘤栓塞制剂、体内药物缓释制剂等产品应用需求,直接经济效益可达2亿元,带动下游藻酸盐植介入制品百亿市场。

超纯海藻酸钠

探索永不止步,海藻酸钠是明月海藻探究海藻王国秘密的一个缩影。未来,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将重点聚焦于海藻酸钠制品体内降解、消融过程及负载活性成分的释放特性研究,为藻酸盐在体内填充、封堵,药物、细胞载体等各种应用场景、类型产品的开发提供更深入的支撑,推动我国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持续走在世界前列。

据了解,青岛是我国最早开展海藻综合利用的城市,多年来,以海藻为原料做成的诸多工业级、食用级、医药级产品均为国内首创。随着“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目标的提出,青岛在拿出更大决心,向蓝色要动力、向海洋要活力,实现进位争先。

闪电新闻记者 孔冠军 马帅 报道

标签: 产业集群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