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珠江全流域治山护水,守护一江清水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根据珠江流域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结果,2021年,珠江流域水质优良国控断面比例为9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近年来,珠江流域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流域治理,治山护水换来一江清水向东流。

水质在全国主要流域中稳居前列


(资料图片)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阳宗海景色秀丽、碧波粼粼,2021年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但在2008年,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环境违法,导致阳宗海水体受到砷污染,使阳宗海水质下降到劣Ⅴ类。

“为有效解决砷污染问题,我们实施减污降砷行动,突出生态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阳宗海生态和水资源保护局局长舒晓刚介绍,他们完成含砷固废、废水等系统治理,同时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建立环湖截污管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如今,阳宗海不仅治理了砷污染,还实现了沿湖村庄污水收集率90%,从源头上阻断污水、垃圾进入阳宗海,水质也恢复到Ⅲ类。

位于西江中游的广西桂平市是郁江、黔江、浔江的三江汇流地,当地人口稠密,畜禽养殖场和工业企业众多。当地政府通过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污染物不达标排放的工业企业实施分类整治,解决水污染防治问题。

在江边生活了50多年的莫明坚是个“老桂平”。“现在水质变好了,每天来这游泳、钓鱼的人都多了,晚上江边热闹极了。”莫明坚说。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广西112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8.2%以上。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排名中,广西有9个地级市稳居前30名。

“十三五”以来,广东经济总量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西江、东江、北江和韩江等大江大河水质优良。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均100%达标,茅洲河、练江等重污染河流水质显著改善。

广东省珠海市西江磨刀门水道,奔腾2000多公里的西江水在这里汇入大海。珠江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主任刘斌看着宽阔的水面说:“虽然水面看起来有些浑浊,其实是江海交汇泥沙涌动所致,监测断面基本保持Ⅱ类水质。”

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珠江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并非朝夕之功,背后是各地、各部门长期抓生态建设,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取得的宝贵成就。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地处珠江源头。这里有潺潺流淌的珠江水,有水草肥美、候鸟成群聚集的湿地,作为珠江源头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当地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建设行动,守护好珠江源头的绿水青山。

不断推进河湖面貌治理,也是治水的重要举措。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宝恩介绍说,近些年,珠江委依托河湖长制平台,依法管控水空间,严格保护水资源、加快修复水生态,以河湖“清四乱”、陈年积案“清零”、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为重点,强力拆除水上别墅、违建码头等违法建筑,清理整治堆渣填土,督导拆除网箱养殖,取得了以点带面、震慑一片的显著效果。

贵港市东湖公园是广西最大的城市内陆湖公园,紧连西江支流郁江。为保护一江碧水入郁江,当地近年来对东湖启动实施综合整治开发工程。通过采取对周边截污排水、清淤补水、修建人造白鹭岛等措施,将东湖公园打造成市民休闲旅游、健身娱乐的好去处,也实现了东湖和郁江水循环的良性互补。

珠三角河涌治理也取得突出成绩。曾几何时,珠三角一些地方在发展工业过程中,一些小河涌被污染,茅洲河更是其中的典型。面对治水难题,广东全面开展三角洲河网及周边流域排污口“查、测、溯、治”工作。一盘棋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网修复,推动污水处理设施效能不断提升。

以制度建设扎牢流域生态屏障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力争短期成果,更要着眼于长远实现可持续发展。

广西通过制定中长期流域规划,持续推进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近年来,广西以《广西西江经济带水环境保护规划(2016-2030)》等系列规划,统筹流域区域、上下游、左右岸和干支流,统筹城市乡村、水域陆地,实现多部门流域保护治理规划的“多规合一”。

广东每年制定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明确了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责任分工、路线图、时间表。广东省政府建立广佛跨界河流、东江及练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适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

“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流域治理管理体制机制,加快《珠江水量调度条例》等立法进程,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王宝恩说,珠江委正积极探索推动从法治的角度,不断提升流域治理管理能力和水平。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