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交出“强科技”答卷

来源: 科技日报


(相关资料图)

邸 金 本报记者 颉满斌

12月24日,甘肃省科学技术(专利)奖励大会暨强科技行动推进会召开,作为盘点一年一度科创成效的“高能”盛会,围绕“强科技”这个关键词,甘肃各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优化学科布局、构筑创新平台、推动成果转化、完善评价机制。”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院士道出学校不断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真经秘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厚理’基础上‘拓工’,重点在人工智能、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核心领域发力。”严纯华介绍,近三年来,兰州大学的科研经费投入总量超过25亿元,年均增长16.84%,强科技之心之力之坚可见一斑。

作为在兰州落地生根的我国最早的原子核科学研究机构之一,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建所60多年初心弥坚,始终如一重视基础研究,核物理研究实现由跟跑到并跑、部分研究方向领跑,保持着原子核测量寿命最短、精度最高世界纪录。会上,该所所长徐瑚珊表示,将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持续关注医用重离子加速器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的重大突破,做好基础研究促进科技发展的典范。“我们将进行引领性原创性科技攻关,不断拓宽解决核电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思路’。”徐瑚珊说。

在今年的科技奖励大会上喜获“甘肃省科技功臣”桂冠,从不锈钢的“领航人”到闻名业内的“大国工匠”,酒钢集团钢铁研究院院长潘吉祥,深知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我感到无比荣幸。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及团队的激励和鞭策,更是对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可和褒奖。”据了解,潘吉祥所在的酒钢集团,年均科技投入强度保持在3%以上,通过钢铁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创新联合体、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协同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批量生产铁素体抗菌不锈钢能力的企业,并保持了不锈钢行业国内前三水平。

近年来,甘肃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正向激励企业创新,反向倒逼企业创新,企业逐渐唱主角,挑大梁,扛重担,作为省属大型国有企业,2022年,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动实施了12个“揭榜挂帅”项目,会上,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前对外公布了3个亮眼的数据,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75%,科技创新发展贡献率达到65%,专利成果转化率达到68%。“坚持金川敢为、金川应为、金川能为是我们积极投身强科技行动的动力与保障。”他说。

“2022年,兰州首次跻身全球创新百强科技集群城市,拥有全球最大的高性能铜箔生产基地、百万吨级‘新能源材料之谷’,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作为甘肃省“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的“龙头”,省会城市兰州2022年的科技创新事业可圈可点。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文介绍,担起省会责任,强化产业化思维、项目化举措,加大对强科技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是努力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火车头”的应有之义。“兰州市将统筹全域科创资源,着力构建全链耦合创新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支撑‘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打造‘强省会’核心引擎。”张伟文表示。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