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速讯:乌海破除“水瓶颈”念好“节水经”

来源: 内蒙古日报

日前,位于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达产业园的宜化化工有限公司中水回用项目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该项目通过“预处理+膜处理+深度脱盐制备除盐水+二级纳滤+污泥脱水”工艺技术让企业实现工业废水“近零排放”。

在项目的膜车间里,上百根崭新的滤筒整齐地摆放在地面,四五名技术人员熟练拿起滤筒安放进项目的“核心”RO装置中。“可别小看这个滤筒,这里面可装的是宝贝,有了它我们才能实现95%的废水利用率,全年实现回收利用122万立方米,全厂工业废水近乎零排放。”项目负责人韩兆刚说。


(相关资料图)

作为一座工业城市,乌海市工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占比较高,废水综合利用成了乌海市工业节水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乌海市在工业领域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代替等节水工艺技术,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改造。目前,乌海市工业企业水重复利用率已达到90%以上。

同时,乌海市将再生水、矿井水、苦咸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纳入全市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实施非常规水统一配置和集中调度,逐年扩大非常规水利用规模,统筹将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市政绿化等领域。2022年全市非常规水利用量3312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2%,较上年提高6.9%。

工业领域节水减排,农业领域节水增效,也是乌海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一环。走进乌达区雨润三禾农业科技公司的温室大棚,种植户黄增海轻轻按下按钮,整齐排列在黄瓜藤边的黑色管子便“吱吱”作响,冒出细细水流。

2019年,该公司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通过在地面铺设滴灌管道,同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在地下不同深度埋设感应装置,当水渗透到刚好满足作物生长的深度时,滴灌系统便自动关闭,减少水资源浪费。

“24亩种植大棚如今仅需要2、3个人就可以进行灌溉及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相比一般的水肥施用方法,水的利用率提高15%,肥料利用率提高15%,每年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5万元左右。”公司董事长柴金梁介绍说。

三大沙漠交汇处的乌海市终年干旱少雨,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17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0%。近年来,乌海市坚持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为指引,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从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等各领域加大节约用水力度,有效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和保护。

在自治区级节水型单位——乌海市第五中学,不少节水的好方法得到推广应用。该校不仅将水房、卫生间、绿化带等区域的所有用水设备更换为节水器具,还在每个班级安装了用来打扫卫生的水池并接入水表,定期开展班级节水评比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节水意识。

“学校通过多形式、多举措节约用水,目前年节约用水量6000余立方米,年节约用水资金1.8万余元。”乌海市第五中学校长邹艳梅说。

在推进学校、医院、宾馆、餐饮、洗浴等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的同时,乌海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供水管网、绿化浇灌系统等节水诊断,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加快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乌海市还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纪念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情宣传教育,培育全社会节水意识。

目前,乌海市有市级节水型单位41家、自治区级节水型单位12家,全市公共机构基本建成节水型单位。2023年创建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5家、节水型工业园区1个。

数据显示,乌海市2022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1.46%、14.4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04。同时,该市2022年至今盘活486万立方米闲置水指标,并申报成为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

今年5月1日,随着《乌海市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这标志着乌海市治水、管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推进“取、供、用、排”全过程节水提供了法治保障。(记者 郝飚 通讯员 王超)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