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点!安徽:水利工程输送抗旱"水快递" 为庄稼止"渴"

来源: 安徽日报

安徽连日高温晴热天气,至8月23日,高温结束,但降雨依然稀少,农业灌溉仍大量需水。灌区水利工程,就成为送水的关键通道,一条条主干渠、分支渠,犹如“主动脉”和“微循环”,将汩汩清泉送入田间地头,为农田解旱、为庄稼止“渴”。

庄稼止“渴”,“大动脉+微循环”送水入农田


(资料图)

8月22日12时,在烈日照射下,六安市霍邱县冯瓴镇柳台村的气温达39℃,四周是焦躁而刺耳的蝉鸣声。

记者行至附近的稻田,只见庄稼长势不错,一条灌溉水渠穿插其中,水管里的水像喷泉一样喷向农田。

这1000多亩稻田的主人,是当地种粮大户陈道伟。看着水灌进田里,之前还在发愁的他长舒了一口气:“多亏了镇里、村里帮着抗旱,解决水源问题。现在水来了,苗情好转了! ”

连日不下雨,这水是从哪来的呢?顺着小水渠往前走,不远处是一座流动泵站,将附近淠河里的水抽引出来,喷薄而出的水流发出 “哗哗哗”的响声。抗旱服务队正忙活着,大队长田志兵脸上挂着豆大的汗珠。

“我们现在位于汲东干渠尾部,这里的淠河水虽流经冯瓴镇,但是没有沟渠将水引到田里,我们的流动泵站就是要打通农田灌溉的 ‘最后一米’。 ”田志兵说。

老天不下雨,“增量”不足,就得盘活 “存量”。河流里的水又是源自哪里?

霍邱县是产粮大县,位于淠史杭灌区。淠史杭灌区正常年份粮食产量约占全省五分之一、全国百分之一,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

灌区内,水网密布,既有淠河、史河等自然河流,也有淠河总干渠、史河总干渠等重要水利工程。淠河总干渠、史河总干渠犹如一条条输水的“大动脉”,将上游几座大水库的水源输往下游,然后通过一条条类似“毛细血管”的干渠、支渠,进入田间地头,保障农田灌溉和城乡生活用水。

在灌区不少地方,不用架泵站“人工提水”,密布的水渠就能使水源“自流”进农田里。

“有水,田就保得住;没有水,减产至少一半。今年多亏有水渠送水,要不然真的损失惨重。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种粮大户黄国艮表示。

水网密布,水库“发货”水渠“送快递”

如果说干渠、支渠、分渠是“送水通道”,经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发放“抗旱快递”,那么“发货方”来自哪里呢?

顺着淠河总干渠,一路往上游前行,记者来到横排头渠首枢纽。这里是淠史杭灌区淠河总干渠的“开关闸门”,上游连着佛子岭、白莲崖、响洪甸、磨子潭四大水库,下游可保障660万亩农田和近1000万居民的用水。

“开灌以来,我们全体职工24小时值守,已经向下游引水13.92亿立方米。”省淠史杭管理总局横排头渠首枢纽管理处主任李胜表示。

摊开淠史杭灌区水利工程图,一条条输水管网,像“血管”一样密集。以淠河总干渠为例,这条“主动脉”流往下游有多个分支和细分支,从西南方的几大水库一直延伸到淮南市寿县的沿淮地区。

以产粮大县寿县为例,该县今年受旱较为严重,但淠史杭灌区通过多条输水线路,保障了灌溉水源。

8月23日上午,在六安市境内的皋堰泄水闸,闸门全开,水流如瀑布一般泄出,十分壮观。这里,正以22.1立方米/秒的流量流向下游淠东干渠,再给寿县安丰塘水库补水。

在另两条输水线路上,淠河总干渠的水经瓦西进水闸进入瓦西干渠、瓦东干渠流入寿县,成为寿县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输水干线”。

除了农业灌溉用水,合肥市民的生活用水也来自这条总干渠。

以合肥市区为例,每天要用水200万立方米,水都是来自上游水库群,通过淠河总干渠、滁河干渠,经过罗管节制闸、南淝河泄水闸等节点,流入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

“开灌以来,我们24小时开闸,全力保障合肥城市生活供水,我们的水源输入了合肥人的‘大水缸’——董铺、大房郢两大水库里。”淠河总干渠三十铺分局局长陈云表示。

据介绍,今年以来,淠史杭总干渠已向合肥市区输入水源3.56亿立方米。

用好“存量”,发挥灌区抗旱“利器”作用

在水利工程不发达的古代,遇大旱时,农业减产甚至绝收是很常见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型水利工程的保障,水源不仅能“储蓄”下来,还能通过密集的水网,像发快递一样精准地“发送”出去。

“有了淠史杭,抗旱心不慌。”在淠史杭灌区,群众中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

大型水利工程如何当好抗旱 “利器”?据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伟介绍,灌区自4月20日开灌,至8月23日灌区三大渠首累计灌溉引水28.43亿立方米,外水补给站提水约6.44亿立方米,累计向合肥、六安及沿渠城镇生活供水4.14亿立方米,灌溉水稻面积约960万亩。目前,灌区中稻和单季晚稻处于保收期第二轮复灌供水阶段。

“我们严格‘水量包干、流量包段’,强化重要输水渠道定额消耗管理,直管放水涵口供水流量实行日报告制度,坚持‘人跟水走’,杜绝跑水漏水,尽量多向下游供水,减轻灌区尾部旱情。 ”王伟表示。

雨量少的旱季,水源就得靠水库里的“存货”。据统计,今年我省6座大型水库来水13.05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5%,截至8月23日8时,六大水库蓄水16.64亿立方米。如还不下雨,这些水源就成为保灌溉和供水的“压箱底”。

如何算好“水账”,科学调配水源,用好“存量”,成为抗旱的关键。

“当前正值中稻和单晚水稻生长集中需水关键阶段,田间需水量较大。 ”省淠史杭管理总局灌调处副处长王东侠说,下一步,将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生活、生产、生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优先确保城乡生活用水,统筹农业灌溉和生态补水,精心配置引蓄提水源,细化供水调度举措,最大程度保障水稻灌溉用水。

记者 王弘毅

标签: 水利工程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