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点:宝能穷途末路!千亿债务波及中炬高新 姚振华或失控制权

来源: 每日财报网

因“宝万之争”而名声大噪的宝能集团一向给外界财大气粗的印象。然而,在资本市场挥斥方遒、风光无两的宝能集团却因资本无序扩张,开始溃败。

如今,南玻A如脱缰野马,其话语权被大幅削弱;对中炬高新的持股因被动减持快速下降,二股东正在一旁虎视眈眈;持有的韶能股份股权则已处在司法拍卖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于宝能系来说,需要面对的危机,还远远不止上述三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年报数据显示,随着债务危机加剧,作为宝能系核心的金融、资本运作平台,钜盛华2021年底的有息负债已接近830亿元,融资、担保对外诉讼则超过550亿元。

恐失中炬高新、韶能股份控制权

8月18日,被称为“酱油第二股”的中炬高新(600872)发布减持公告,大股东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润田”)于2022年6月8日至2022年7月18日期间被动减持公司股份约2166万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份为2.76%。

变更后,中山润田持股比例从20.56%降至18.10%。

《每日财报》留意到,从去年8月中山润田开始了被动减持之路,期间发布了7次减持公告,减持主体都为中山润田。根据披露,从2021年8月初到今年7月18日,中山润田在中炬高新的持股比例已经从最高时的25%一路降至18.1%。

这次的集中减持,源于今年2月21日,中山润田收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执行裁定书,判定执行申请人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粤财信托”)变价中山润田持有的公司2655万股股份,以清偿债务7.25亿元及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1年末,中山润田持有中炬高新的1.93亿股中,已有1.63亿股处于质押状态,占比高达84.78%。由于股票处于质押状态,中山润田控股股东宝能集团又债务压顶,不排除后续有继续被动减持的可能。

与宝能系一步步的被动减持相反,中炬高新二股东火炬集团却开始了增持。7月18日,火炬集团的一致行动人天津鼎晖寰盈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下称“鼎晖寰盈”),通过大宗交易增持868万股,占比1.09%。根据公开资料,鼎晖寰盈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鼎晖百孚,是鼎晖投资旗下的投资平台。如此,二股东以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公司股份增长至12.31%,两者的股份差距也缩小到5.53%。

来源:中炬高新公告

如今中炬高新董事会中,两方阵营的力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今年3月24日公告称,在中山火炬工业联合公司常年任职的万鹤群成为中炬高新新任董事,她也是中山火炬联合公司法人代表兼董事长。

2015年,“宝能系”在宝万之争前,就盯上了中炬高新的酱油生意。2019年3月,中炬高新实际控制人由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变更为姚振华。然而随着中山润田的不断被动减持,宝能花费4年时间取得的控股权岌岌可危。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中山润田也为了控股权做了努力,曾在2021年7月宣布了公开定增。彼时,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中山润田折价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77.91亿元,用以扩张调味品产能。如果该预案能顺利执行,中山润田持股比例将提升至42.31%,巩固控股地位。

遗憾的是,定增因需要提前剥离房地产业务,而房地产业务涉及诉讼,进程受阻,至今未实施。

除了中炬高新之外,宝能集团恐失另一家上市公司——韶能股份。7月22日,韶能股份发布公告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深圳中院”)拟将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华利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华利通”)持有的1.42亿股在淘宝网络司法拍卖平台进行公开拍卖,占韶能股份总股本13.11%。

公开数据显示,华利通为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为宝能集团控股公司。从股权剖析来看,华利通的实控人正是姚振华。1.42亿股韶能股份股票拟被司法拍卖,意味着姚振华将失去韶能股份的控制权。

当前,宝能通过钜盛华、华利通持有的中炬高新、韶能股份、南玻A的股份绝大部分被质押,待强制执行,市值超过70亿元。

随着债务压顶,质押的股份开始被强平,宝能集团也只能黯然离场。

债务缠身 宝能深陷危机

宝能集团的流动性危机早有迹象,“宝能系”相关的信托以及理财产品去年陆续逾期,多家金融机构施压的消息也屡见公开渠道。

去年8月,姚振华还在“中国宝能”的微信公众号给市场打气:“宝能遇到了阶段性困难,但属于发展中的困难,而且总量不大,在可控范围内。”但真实的困境可能要市场预期的要困难的多。

去年10月20日,中炬高新公布了收到上交所关于《控股股东股份质押事项的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其中披露了宝能集团的财务状况。

截至2021年9月底,宝能集团合并报表总资产约8300亿元,剔除并表金融资产及负债后集团总资产约4300亿元,有息负债合计为1918亿元(包含银行贷款、信托贷款、 理财产品及发行的公司债券),对外担保余额 308 亿。

从这份报表还不能看到债务压顶的紧迫性。

今年7月,作为宝能集团的钱袋子——控股67.4%的深圳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1年公司债券年度报告。从这份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宝能集团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根据公告,2021年,钜盛华营收743.9亿元,同比减少22.8%;净利润亏损115.23亿元,同比下滑241.61%。截至年末,有息债务余额822.91亿元,公司以及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572.89亿元。

钜盛华有息债务中,2021年银行贷款逾期了97.63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逾期了246.64亿元。2022年内到期或者回售的有息债务总额还有360.44亿元。

来源:钜盛华2021年债券年度报告

被债务搞得焦头烂额的宝能集团不得不通过出售资产、被动减持股份来应对各方金融机构的施压。

据深蓝财经的统计,截至2022年一季度,至少有63家金融机构起诉宝能,仅涉案本金就高达723.22亿元。

这批起诉的原告几乎涵盖了所有金融机构的类型,包括国家政策性银行、五大国有银行、四大AMC,乃至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还有信托、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私募公司等,覆盖面之广着实令市场大吃一惊。

被告方面,几乎囊括了宝能集团的各条业务线,分别有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宝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宝能百货零售有限公司、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利通投资有限公司、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而这些公司是宝能系核心经营主体和融资平台。简言之,宝能系旗下地产、汽车、物流、零售、上市公司等板块均牵涉其中。

事实上,宝能集团几项主营业务板块都爆发了问题。宝能地产方面,受整个地产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地区在建楼盘被迫停工,项目烂尾;新能源车方面,虽然自称车型已经出来了,随时可以上线做样车投入生产,但是由于资金链出问题,大量拖欠供应商的货款,新车型迟迟不能上市,部分地区甚至无4S店维修保养被列入消费黑名单,宝能汽车举步维艰。此外,宝能还曾一度开展过生鲜和手机业务,但这两块业务没多久便已夭折。

为解决危机,宝能集团以及关联方正在绞尽脑汁,但似乎都无济于事。

兴也资本运作,败也资本运作。深陷危机的宝能系,还能否挽狂澜于既倒?

标签: 中炬高新 韶能股份 股份有限公司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