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这座“百亿园区”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区域年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近日,上海紫竹高新区公布的数字显示,其首次实现“百亿园区”的目标。从2002年开工至今,20年来紫竹高新区的年财政收入从不足1000万元跃升至超百亿元,入驻企业数量从4家增长到6100家,实现亩均利润总额1079万元……

从一片荒芜到满眼繁华,作为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运作的高新区,上海紫竹高新区探索了一条独特的科技园区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建园时“给我二十年,给你一座科技城”的承诺。


(资料图片)

民营经济为主体

政企校三方通力合作

日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发布的相关通知中,紫竹高新区被评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

知识产权是一个缩影。近十年来,紫竹在全国高新区中的综合排名实现“九连跳”,目前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位列第九。

紫竹高新区开发主体由政府、民营企业、高校共同投资,其中上海紫江集团出资55%,其他出资股东包括国企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市闵行区、闵行区吴泾镇和上海交大等。这种民营企业、高校、政府“三结合”的运营模式,在尊重市场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会经济资源的运营效率。

紫竹高新区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骆山鹰表示:“作为以民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高新区,我们的决策效率非常快,比如一个3万至5万平方米、投资额10亿元左右的项目,我们这里一年半就投入运营了,抢占了市场的先机。”

20年来,从无到有,紫竹高新区累计吸引内资注册资本820亿元,外资投资总额85亿美元。6100家入驻企业中,既有微软、英特尔、可口可乐等知名外企,也有中国商飞、中航工业等国内著名企业,还有至纯股份、柏楚电子、申联生物等科技型中小企业。

云轴信息是一家基础软件公司,他们从紫竹创业孵化基地30平方米的办公室起步,七年时间快速发展至约4200平方米办公场地。

“我们从小到大,一直扎根紫竹,看中的是这里的办事效率和创新生态。”云轴信息创始人张鑫说,“在紫竹,创业企业和高科技园区实现了共同成长。”

伴名校而生

将“硬科技”写进基因

至纯科技2022年下半年完成首台单晶槽式制绒清洗设备下线,从公司决策到拿到订单且交付仅用了60天,这是为客户定制的非标设备,后续还有近60台制绒设备的订单,已在陆续交付中。

“我们瞄准了半导体湿法清洗设备领域,持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至纯科技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宋莹瑛说,公司代表了一批在紫竹高新区从零起步的科技公司,“入驻18年,我们从只有7个人的初创团队,成长为年营收超过20亿元的细分行业冠军,创下了园区企业第一家在国内主板上市的纪录。”

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在于坚定不移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在紫竹附近还有两所著名高校,20年前,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从上海市中心整建制搬至紫竹高新区旁。如今,这两所高校在微电子、软件、纳米、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优势,逐步转化成为紫竹最成功的六大主导产业。

不止于引来源头活水,更致力于打造产业生态集群。紫竹高新区搭建的企业试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共享平台服务企业超过550家,为企业节约设备采购成本超1亿元,成立的基金累计投资企业近百家,带动社会资本投资金额超100亿元。

“从和金融机构接触到授信放贷,只用了20多天。”张鑫说,公司曾于2018年申请银行贷款,但作为初创期的科技型轻资产企业,难以满足贷款要求。得益于紫竹推出的“投贷联动+零成本信用背书”服务,公司获得300万元额度的零成本信用背书支持,由上海农商行快速完成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

从“闵大荒”

迈向“产城融合新城区”

水体清澈见底,水下植被错落有致;湖泊陆域步道贯通,护岸、栏杆、绿化景观等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俯瞰紫竹高新区,一个独特的“钥匙形”湖面格外显眼,它就是兰香湖。其位于黄浦江大拐弯处的腹地,水面积近40万平方米,自黄浦江转角向内纵深一公里,极大地扩展了浦江第一湾生态通廊的延展性和开放性。

在紫竹高新区最新的规划中,社区商业、米其林餐厅、赛艇俱乐部都将围湖而建,不断优化生活配套环境,提升品质格调。

紫竹所在的区域,因为距上海中心城区较远,原来是上海人口中的“闵大荒”,随着科创地标的崛起和城市功能的完善,紫竹正在加快迈向产城融合新城区。近年来,紫竹高新区先后迎来了地铁5号线开通、虹梅南路高架通车、地铁15号线建成通车、地铁23号线项目顺利开工等,对外交通环境不断改善。

此外,紫竹高新区还依托华东师大教育资源优势以及海外优质高校合作办学模式,打造基础教育园区和国际教育园区,携手上海交大和华东师大加快建设接轨世界的产学研集聚区。

标签: 是怎样炼成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