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担当,宁波银行“韧性”释放

来源: 每日财报网

去年优秀的业绩成绩单展现了宁波银行强大的发展韧性。

对银行业来说,2022是艰难的一年。

可挑战巨大的背面,也同样意味着变局的开端、前瞻布局者收获的节点。在同等压力值下,行业既往业务遇到阻碍,而那些先意识到未来发展方向并恪守原则持续做出努力的银行,有望继续在新一轮发展周期担当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相关资料图)

4月5日晚间,“城商行翘楚”宁波银行(002142.SZ)正式对外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过去的一年,宁波银行坚持与国家战略相融,与民众需求相伴,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进出口企业、居民财富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支持投入力度,在经营上也斩获高质量发展。

打铁自身硬:再次推高“资产质量底线”

2022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78.79亿元,同比增长9.6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75亿元,同比增长18.05%;实现非利息收入203.58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35.17%,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4.66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12.90%。

作为实体经济的资金提供者,银行自身的财务指标稳健,才能给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而每当谈及银行的基本面,大多投资者首要就会关注到不良率指标上。

截至2022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0.75%,较上年末再次下降0.02个百分点。令市场侧目的是,自2007年上市以来,宁波银行不良率始终保持在1%以下,是唯一一家连续15年不良率低于1%的A股上市银行。

宁波银行表示,2022年各行业不良率未产生明显波动,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不良贷款金额分别为6.65亿元、6.36亿元,分别占全行不良贷款总额的8.48%、8.11%,不良率分别为0.64%、0.39%。

《每日财报》关注到,重点的房地产行业上,截至2022年末,宁波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为3.47亿元,不良率仅为0.41%。

谈及宁波银行为何对不良率把控的如此之强,却绝非来自布局的“运气使然”。不论是其现任行长庄灵君,曾有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背景,还是前任行长罗孟波曾任信审员、授信管理部总经理,抑或是董事长陆华裕,都一直在强调“风险就是成本”的理念,而这种“文化传承”已经让宁波银行搭建了较为严格的风控体系,以底线思维进行风险管理。

2022年,面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等外部形势变化,宁波银行只是在继续秉承敬畏市场、敬畏风险的理念,坚持风险垂直化管理,持续完善全面、全员、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2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8.46亿元,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余额53.21亿元,占比0.51%,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贷比3.79%,拨备覆盖率504.90%,良好的资产质量和坚实的风险抵御能力为公司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保障。

可以说,对风险的严格把控,已经刻在了宁波银行的基因里。

客户为中心:坚守服务实体“初心使命”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的重要时刻,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便是要求金融业“强而有力”并“定向精准”的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作为一家金融机构,宁波银行地处制造业重镇浙江宁波。因此,持续加大对当地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坚持为本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更多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日趋完善的全周期、定制化和精准化的融资服务,是宁波银行一直在努力并坚持做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宁波银行的官网上,小微企业在公司业务中被单独列出,针对小微企业推出的金融产品,有“快审快贷”“税务贷”“容易贷”等数款之多。

比如,宁波银行联合各省市税务局打造的税务贷,是一款针对小微企业的纯信用贷款产品,中小微企业只要凭借企业纳税信用及记录,就能在线获得额度,且申请办理不需要抵押和担保,随借随还。

同样,宁波银行推出的容易贷,也是一款针对小微企业的纯信用产品,只要小微企业正常营业、纳税和资信良好,便可以在线上申请这一贷款产品,解决公司的资金周转难题。

截至去年末,宁波银行发放普惠型小微贷款达15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86%。其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在该行对公贷款中的占比也位居商业银行前列,占比高达27.2%。

从布局的角度讲,《每日财报》关注到,近年来宁波银行持续注重基础客户拓展。早在2018年就开始实施“211工程”,2019年又在此基础上推出“123”客户覆盖率计划,核心目的均是夯实基础客群建设。

此外在组织架构上,宁波银行依托零售公司部专营小微,走提质增效的道路;在产品体系上,“五管二宝”有效提升客户粘性,以及线上线下不同侧重。

成效上看,截至去年末,公司银行基础客户较2017年累计增长近两倍,有效户、授信户占比亦实现有效提升;去年,公司资产总额23,660.97亿元,比年初增长17.39%;各项存款12,970.85亿元,比年初增长23.19%;各项贷款10,460.02亿元,比年初增长21.25%。

可见,宁波银行已不仅成为浙江当地小微企业的忠诚伙伴,更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负债优势。

修炼数字化内功:金融向善的推进器

现阶段,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逐渐成为中国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对各市场主体而言,站在数字化系统性变革的重要关口,如何进一步突破自我、深化转型借势乘风都是巨大的考验。在这方面,背靠多年的积累,宁波银行已修炼出较深的“功力”。

在战略组织层面,宁波银行自上而下确定了“iSMART+”智慧银行作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战略指引,从“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入手,支撑银行业务和管理运转,将系统化作为商业模式提升的抓手,将数字化作为经营模式提升的抓手,将智能化作为管理模式提升的抓手。

由宁波银行的金融科技管理委员会统筹推进战略落地,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金融科技板块体系,配置“十中心”和“三位一体”的研发中心体系,强化科技业务融合。

在平台建设上,宁波银行持续推动以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为一体,以研发平台、运维平台为两翼的五大平台架构升级,为各项业务有序拓展提供支撑。

长期以来,宁波银行都将金融科技作为重要生产力,每年将营业收入的5%左右投入到金融科技建设上,重点为客户提供响应更快、体验更好的全流程、全周期、全场景综合服务,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

在生活场景应用拓展方面,宁波银行采用“线上金融产品+生活场景”相融合的线上运营模式,构建出了生活缴费、交通出行、电商购物等一系列场景,对用户能够起到一定便捷体验效果。

此外,宁波银行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搭建风控数据模型,构建风险预警体系,探索智能风控新模式。目前,宁波银行实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升了风险管理的敏锐性,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可见,其风控体系的良好表现也充斥着数字化能力背景。

基于宁波银行坚持融合创新,纵深推进数字化经营,并积极构建开放银行新生态,其各业务板块转型步伐加快,整体经营提质增效,资本充足、资本回报等综合性指标继续保持在行业较好水平。

截至2022年末,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5.1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75%;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56%,总资产收益率为1.05%。

其实并不难分析,宁波银行之所以能够逆行业趋势、释放发展韧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在“风险就是成本”的理念指引下,选择和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相伴共生有关。

因为这不仅与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有着天然的小微、零售市场相契合,更是从国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普惠性”的重要基调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差异化经营优势。

另一方面,宁波银行持续全方位、纵深推进数字化变革,就是在“数智化时代”彻底到来前,建立起自己的竞争壁垒。将普惠金融、服务小微的内生动力完成升级,这本质就是在践行金融向善的价值观。

综上,在去年经济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仍实现高增长,可见宁波银行的穿越周期能力极强。2023年是宁波银行新一轮三年规划的起点,主动适应经营环境变化,持续积累差异化比较优势,保持“稳”中求“近”、“量”“质”兼备,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是新阶段的任务。从如今的发展势头来看,宁波银行成为为业绩稳定、资产质量优异、差异化优异明显的行业标杆已经有了坚固的支撑。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