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交响曲《大运河》登台国家大剧院 奏响千年运河乐章|每日看点

来源: 北青网


(资料图片)

“云山苍苍,绿波泱泱,天下之水,千里浩荡。岁月沧桑,地阔天长,大运之水,千年流芳”……4月24日晚,伴随着动人的旋律,合唱交响曲《大运河》首次登台国家大剧院,在第八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舞台上,奏响千年运河的美妙旋律。

当晚,著名指挥家陈琳执棒江苏交响乐团,与来自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张其萍、范雪妍,青年男中音歌唱家仝濛、刘雨东,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苑凯,以及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徐森和旅意青年女中音歌唱家李思琦等艺术家共同用音乐为观众带来了大运河的故事。

合唱交响曲《大运河》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著名作曲家唐建平作曲、冯亦同作词,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合唱团共同演出,分为 “天下之水”、“千里流波”、 “云溪帆影”、“水弄星天”、“水韵乡情”、“风雨河殇”、“逝水如歌”、“水向高处”、“大运之河”九个乐章,以交响性的艺术构思和音乐表现手段讲述大运河的故事,弘扬大运河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生活情感和生命精神。

当晚的演出融合了大型交响,男女高音、中音、低音等领唱混声合唱团,恢宏的交响既融合了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和茉莉花等民族音乐元素,同时也根据运河沿线地区和城市选取民族音乐元素,咯东代,纤夫号子,熟悉的地方词汇与民歌十分具有地方特色。整台演出既有磅礴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呈现,又不乏温暖细腻的诠释。

“这部作品是动用了大型合唱团、领唱、评弹、民歌唱法等艺术形式,融合了大运河沿岸各个省份的文化元素创作的一台宏大的交响乐作品。”作曲家唐建平介绍说,合唱交响曲《大运河》于2020年创排首演。“创作之前我们沿着大运河沿岸进行了细致的采风,一路上搜集了各地大量的素材。这部作品最重要的是体现感情,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寻找,寻找大运河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唐建平认为,“作为这样一个宏大的,有深刻的思想基础和核心的思想内涵的作品,需要站在历史角度去考量,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高度来创作,提升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大运河不同于长江与黄河,它汇聚了五大水系,沟通了天下之水,蕴含了中华民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我们不仅仅是写如何开凿大运河,还要写大运河背后的文化。最终的主题都集中在‘天下之水,千里流波’这八个字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江苏交响乐团音乐顾问、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陈琳表示,“这部《大运河》已经被江苏交响乐团演过很多遍了,但是经过了不断的打磨才敢拿到大剧院的舞台上来面对北京的观众。大运河,从南到北,承载了整个中华脉络的文化。江苏省演艺集团选择用交响合唱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有勇气和魄力,《大运河》非常完美的展示了运河沿线一些城市的地方风貌,观众在音乐中也能非常直观的感受到江苏元素,这对于运河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很有帮助。”

第二次登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舞台,对江苏省演艺集团来说既是一次艺术上的历练,也是一次展示、交流、提高的机会。“演出是一个院团存在的基本价值,其所承载的使命任务最终都需要通过演出来体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背景下,通过交响乐这种国内外都听得懂的形式,建立起中国真正的交响乐本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泽云表示,“合唱交响曲《大运河》是一部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为题材,以历史脉络、文化传承、弘扬‘中国梦’为使命的原创交响乐作品,展现了大运河滋养下这方水土上的故乡情结、人文情愫和家国情怀。”

江苏演艺集团供图 摄影:蔡冉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